重慶博士后力量④譚米肖:“神仙打架王者對決” 工作剛半年的她拿下全國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銅牌

發布時間:2021-12-28 14:05:49  |  來源: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28日12時34分訊(朱昕勤)作為重慶代表團中最年輕的參賽選手,28歲的譚米肖抱著“盡力不給我院我校我市丟臉”的心態出征廣東,卻在被外界喻為“神仙打架王者對決”的第一屆全國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揭榜領題組)中一舉斬獲銅牌,引來隊友紛紛點贊祝賀:明明可以靠顏值,還偏偏那么有才華!

譚米肖在第一屆全國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閉幕式上留影 王小洪 攝

又有多少人能夠想象:這位年輕的美女博士后,才剛剛入站工作半年時間!

今年夏天,完成了5年直博求學生涯的譚米肖,在博士生導師、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副會長兼超聲分子影像分會會長、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超聲科主任冉海濤的建議下,選擇來到重醫附二院超聲科工作——這,恰好得益于重醫附二院人才引入培養新政:住院醫師三年規范化培訓和全職博士后并軌。

“規培期間,生活經濟壓力會很大;但全職博士后讓我無縫入站,才有了好轉,這就解除了我的后顧之憂,能安心在院工作并繼續跟隨導師研究攻克科研項目?!苯邮苋A龍網記者電話連線時,譚米肖表示,從直博到入站工作,自己是趕上了好機遇好政策。

譚米肖和導師冉海濤教授合影 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發

作為地地道道的重慶妹子和妥妥學霸,早早達到重慶醫科大學博士畢業要求后,便自薦到中科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進行博士聯合培養。通過兩年的專業訓練,不僅開闊了眼界,也提升了業務科研能力。“因此,學有小成歸來,理應效勞家鄉。”

此次大賽(揭榜領題組)中,譚米肖揭榜的項目是《腦腫瘤影像、病理與多組學融合的智能診斷》,與她長期從事的科研項目密切相關。

譚米肖介紹,目前醫學領域中腦腫瘤的診斷,主要依賴于CT、MRI和病理切片三大途徑,但存在輻射不安全、難定性、評價療效及術后復發局限、高度依賴專家經驗等問題。為提高腦腫瘤診斷的準確率,她跟隨導師和團隊正在構建一種多組學融合的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模型,利用傳統病理學與單細胞測序、空間轉錄組學篩選出腦腫瘤演進相關的關鍵分子,并將之與影像數據及人工智能跨尺度融合,實現腦腫瘤的分型分級診斷及治療預后預測。

譚米肖工作照 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發

“這項科研項目的研究成果,不僅能更精準實現對腦腫瘤分型分級診斷,利于制訂個性化的治療決策方案,還能對腦腫瘤治療術后康復進行研判。通過構建起多組學融合的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模型,服務社會和百姓?!?/p>

近年來,我市深入貫徹落實中央人才工作會議部署要求,錨定科技創新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目標,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大力推進以博士后為引領的青年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工作,年招收人數突破1000人,出站留渝率提升至83.7%;在站博士后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項目470項,項目經費8958萬元,市級財政投入增加到2.3億元。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