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25日20時訊(黃琴)當歷史走出課本,當英雄人物在舞臺再現,當學生自己當主角進入歷史,這將會發生怎樣的碰撞呢?
24日,重慶市第三十二中學校2021—2022學年度第八屆校園課本劇“賡續紅色血脈、做新時代青年”在學術報告廳舉行,學生將課本中的歷史搬上舞臺,講述一段段關于“紅色”的故事。
“我要當醫生”“我想成為一名醫生”“我要做翻譯員”戰火紛飛的年代,畢業典禮上,同學們斗志昂揚地說出自己的理想。《戰火中的大學生》節目講述了一名名大學生的滿腔熱血。
世界上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青春使命》中,二十世紀的青年,奮起反抗腐朽的清政府,為建設社會主義的中國奮斗。二十一世紀的新青年懷抱夢想,夢想各有不同。每一代逐日如山的青年都有自己奮不顧身的熱愛。
課本劇《永不消逝的電波》講述共產黨革命人李俠寧可犧牲自己也要完成任務的革命故事,令在場觀眾潸然落淚。
紅色,是一種信仰。紅色基因是魯迅“我以我血薦軒轅”的丹心一片;紅色基因是李清照“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錚錚傲骨;紅色基因是文天祥“誠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罷休”的矢志不渝。
課本劇表演上,13個節目被生動演繹,紅色浪潮滾滾而來。江姐、劉胡蘭、八妹,一個個革命英雄被生動演繹。《長津湖》《風聲》,一幕幕優秀影片被搬上舞臺。《紅船初心》《豐碑》《星火燎原》,一段段紅色傳奇再現。
“本次課本劇通過紅色經典人物形象的建構,讓我們感其神并踐其行,在編劇、導演、演員、舞美等的共同努力與配合下帶來了這場斑斕的視聽盛宴。”學校教師范紅英說道。
“太精彩了,同學們的表演,帶給我震撼和鼓舞的同時,也讓我陷入沉思。”觀看完課本劇表演的同學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