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24日20時訊(程雙清)新時代如何培養新人才?未來教育如何培養未來人才?面對時代給予的教育“考卷”,24日上午,四川外國語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院長龍洋一行來到重慶市朝陽中學,舉行了合作共建簽約儀式,創新教育發展新路徑。
活動伊始,重慶市朝陽中學校長王小濤致辭。對于四川外國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院長龍洋及黨總支書記丁歡一行人的到來,王小濤首先表示了熱烈的歡迎和感謝。
談及今天簽約儀式的目的,王小濤說道:“隨著社會發展,人才資源越來越重要。因此,我們必須共同致力于培養新時代的創新人才,拓展人才培養渠道,培養具有家國情懷與世界眼光的復合型人才,共同‘發現并發展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成長’,共同守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共同辦好人民滿意教育。”隨后,他向龍洋等人介紹了朝陽中學的辦學情況。
針對國際教育,龍洋也介紹了川外國際教育學院的基本情況,并講述了川外國際教育學院的“三駕馬車”,第一是利用川外優勢,對接教育部、外交部,做國際教育理念的輸出;第二是國際化項目的創新推進,提供更多機會的可能;第三是學院的社會服務,向上向下同時發展。這“三駕馬車”為川外國際教育學校的發展提供了源源動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龍洋與王小濤簽約完合作共建協議后,他代表學院向朝陽中學授牌了四川外國語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基地。而這,是川外國際教育學院授出的第一塊“國際教育基地”牌,亦是川外國際教育學院與朝陽中學合作共建的“第一張”教育名片。最后,四川外國語大學招生就業處副處長余航向朝陽中學授牌優質生源基地。
近年來,大批朝陽學子進入夢想學府深造,學校在積極推進集團合作共建,對巫山、開州等十余所學校進行輻射指導拓展國際視野時,還加強自身內涵建設,與新加坡錦林中學結為友好學校,與法國、比利時等學校進行學術交流,為國際化教育發展奠定基礎。
此次合作共建簽約儀式的完成,意味著川外國際教育學院又為朝陽中學開啟一扇世界之窗,重慶市“小語種特色教育”項目的推進落地,也為學校探尋“國際化教育”特色路徑提供了專業支持,開設系列國際化教育校本課程、小語種課程,開拓學生的國際視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隨著朝陽中學與四川外國語大學的進一步合作,必將取得雙贏的結果,也必將推動學校教育事業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