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潤心,詩詞育人 重慶南開兩江中學開展第一屆“萬卷有聲”詩詞文化節

發布時間:2021-12-24 12:29:19  |  來源: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24日11時34分訊 在“雙減”背景下,如何減負提質,是當下學校教育思考的重要命題。南開兩江中學一直在積極探索以活動促成學生學科素養成長的路徑。12月13日至24日,為期兩周的“萬卷有聲”詩詞文化節吸引了大量學生的積極參與,贏得了社會的良好反響。

筆墨丹青書意境

為了拓展學生閱讀視野,提升學科素養,南開兩江語文教研組為學生自編《萬卷有聲》《風雅有聲》等經典古詩文讀本,并借此開設“古詩詞中的植物”“詩詞吟唱與鑒賞”“書法入門”等選修課,借助線上平臺,開設“中華文脈”等網絡必修課。

本屆詩詞文化節,學生從古典詩文中選材,創作了《大漠孤煙》《綠肥紅瘦》等繪畫和書法作品,吸引了學生駐足欣賞。

歌舞吟誦話詩音

12月19日晚,一場音詩畫盛宴在重慶南開兩江中學范孫禮堂上演。活動中,學生們以古箏、舞蹈、朗誦、吟唱等表演形式還原詩詞意境,表達對經典的理解。

“伯也執殳,為王前驅”“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從先民天籟《詩經》,到盛世之歌唐詩;從熱情浪漫的李白,到悲天憫人的杜甫;從“了卻君王天下事”的辛棄疾,“我自橫刀向天笑”的譚嗣同。一場視聽盛宴,展現出中華文化的脈絡,凸顯出古典詩詞的筋骨。“哪有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負重前行”,從邊塞詩聯想戍邊英雄,學生們用自己的方式,挖掘和展示了古典詩詞的永久魅力與現實價值。

“參加這次活動,不僅讓我變得更加自信,增進了對傳統文化的理解,更讓我受到了家國情懷的感染”,初三3班的李秋彤說,“從歷史洪流中萃取出來的詩詞,融進音樂與圖畫中,也流進了我的心底……”

以詩會友傳雅韻

12月21日下午,一場以詩會友的“南開好詩詞”在范孫禮堂上演。初二年級12支代表隊激烈角逐。本屆詩詞大會由“大浪淘沙”“你來我往”“孤注一擲”三章構成。各班選手用自己豐富的詩詞文化積淀,帶給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個接一個的震撼,充分的展示了南開學子的詩詞底蘊和語文素養。

詩詞大會的舞臺,不僅屬于選手,更是屬于全體同學。活動在對詩中走向高潮與尾聲。“允公允能辟通途,日新月異繪華彩”是對南開老校長張伯苓先生“此去蜀中尋樂土,未酬素質育英才”的回響。

“見證這個活動,我也更加理解“雙減”的意義,“減”的是過重的負擔,“增”的確實孩子的能力。”初二6班張欣蕊媽媽說。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南開兩江中學凌文莉副校長表示,“誠如家長所言,在‘雙減’政策背景下,舉辦這樣別開生面的活動是對‘增’的最好詮釋,即結合學生的興趣,豐富校內課程設置,把必修課程、選修課程、延時服務和線上教學有機融合,拓展學生學習邊界,使學生在大課程體系里全面、協調發展。活動‘增趣’,課程‘增能’,最終實現‘提質’的目標。”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