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文華中學被專家們稱為中國現代教育發展歷程的“活化石”

發布時間:2021-11-05 14:12:55  |  來源:武漢晚報  

這所“寶藏中學”150歲了

被稱為中國現代教育發展歷程的“活化石”

11月4日清晨,武昌文華中學高中部學生該校銅管樂隊樂手傅瑞科吹響了手中的大號,迎來嶄新一天。傅瑞科說他所在的銅管樂隊已經傳承了112年,而文華中學今年則將迎來150歲生日。記者了解到,武昌文華中學于11月中旬即將舉辦150周年校慶,這所掩身在糧道街的六年制完全中學,低調得從不顯山露水,卻是中國內地創辦最早的一所新式學校,被專家們稱為中國現代教育發展歷程的“活化石”。

中國內地創辦最早的新式學校

在武昌文華中學的校史館,記者看到,武昌文華中學的源頭為文華書院。1871年,美國圣公會為紀念首位來華主教文惠廉,在武昌曇華林創辦了文惠廉紀念學堂,中文校名為文華書院。開辦之初,僅招收了5名男童。為了吸引更多學生入學,學校不僅免收學費和住宿費,還為每人每天提供六個銅錢的津貼。很快,學校擁有了14名學生和1名教師。

原武昌區政協副主席,曾主編《武昌老地名·街巷地名篇》《武昌老地名·人文地名篇》等書籍的武昌城史專家劉翔介紹,武昌文華中學源于文華書院,是中國內地創辦最早的一所新式學校。文華書院開辦之初率先實行每年三學期制,每個學期結束后有一個短時期的假期,與中國的春節、端午節和中秋節三個傳統佳節相一致。

《華中師范大學校史》記載,1890年,文華書院升格實行新式中學教育,學制改為全程六年;學期劃分也發生了變化,由過去的3學期改為2學期;周六下午不上課,每個學期末還舉行一次考試。學校一年兩假,暑假2個月,新年假(寒假)1個月。1890年,西方歷史、地理、數學課程也被引進課堂教學,體育訓練也成了每日學校生活的一部分。當年5月1日后,學校配置了體操、游泳、單雙杠等設施。

武昌城史專家劉翔說,從1890年開始,越來越多的人慕名而來想將孩子送進文華書院。文華書院的新式辦學,為中國內地辦新學提供了一個范本,張之洞在湖北辦新學就曾經到文華考察取經。

百余年前,“文華”舉辦了湖北省首屆校際運動會

武昌文華中學校長楊文說,早在100多年前,文華人所開設的學科與今天的學校教育相差無幾,全面發展學生德智體美勞綜合素養。文華人于1908年成立的文華銅管樂隊,是中國現代教育史上真正意義的第一個學生社團。

如今,文華銅管樂隊有80余名成員。學校借助武漢音樂學院的力量,聘請外籍教師訓練、指揮,其演奏水躋身全國中學一流。

百年前,文華人重視體育運動,于1901年在文華書院操場舉辦了湖北省第一屆校際間的體育運動會。現在的文華中學是湖北省體藝教育先進學校,在美術、籃球、田徑、橋牌、國際象棋、五子棋、中國象棋、圍棋等方面,也取得了豐碩成果。

“從1885年到1949年間,除了語文和歷史,數理化等自然科學學科都是采用英文課本,用英語教學為主。”劉翔說,英語教學是文華中學的一大教學特色。記者看到,現在的文華中學是全國外語特色教育會員學校。

“文華”誕生了中國第一座公共圖書館

“文華”在中國現代教育發展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在武漢的文化教育發展歷程中,產生著深遠影響。

“文華中學與華中師范大學共同源頭是文華書院。1871年文華書院創辦,1903年書院辦大學預科,華中師范大學正是以此為起點,在今年迎來了118歲生日。”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余姓教授介紹,文華書院成立大學部后,設“正館”和“備館”,正館為大學部,學制3年;備館為中學部,學制初、高中共六年。1924年,大學部與中學部分離,中學部則定名為“武昌文華高級中學”。

武昌文華書院還誕生了中國第一座公共圖書館——武昌“文華公書林”。劉翔介紹,1903年,文華書院英文教師韋隸華動員教師們捐獻圖書,自己也到處搜集、購買書刊,在文華書院一個八角小亭內設立了一個小型圖書閱覽室,大受師生歡迎。1910年5月16日,“文華公書林”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開放典禮,這標志著中國代第一座公共圖書館正式誕生。

記者了解到,2021年,武昌區委區政府加快推進曇華林歷史文化街區建設,重建了“文華公書林”,使之成為曇華林歷史文化游覽的熱門打卡地。新落成的公書林免費為市民提供閱讀、讀書交流、歷史文化講座等服務,這里成為了武漢中小學生文化休閑的好去處。(記者 楊楓)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20035879號-15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