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實的課程安排和教學訓練為師范生今后走上講臺提供強大支撐

發布時間:2021-10-25 08:15:36  |  來源:文匯報  

教師這個職業,不允許有太多任和偏見

大多數人知道格非,是因為他的文學作品,這位茅盾文學獎和魯迅文學獎的獲得者,同時也是清華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的長聘教授。身為大學教師,他對如何為師有他自己的見解。在他看來,教師是一個不允許有太多任和偏見的職業,不僅對人,還包括對學問。教師還是一個必須不斷學、探索從而更新自己知識結構的職業。這些都是一名合格教師的標準。日前,他在華東師范大學的演講中更是提出,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是每一所師范院校培養學生的基本目標,同時也是對師范類專業人才培養最高要求。

我于1981年進入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在這個美麗的校園中學、工作了20年,直至2001年我調到北京教書,迄今也已整整二十年了。我也許可以來簡略地談一談,我的大學生涯,對我而言到底意味著什么。或者說,與其它著名大學相比,華東師大的辦學理念以及對學生的影響有何特殊之處?

當然,這個問題還可以這樣來描述:作為一名中文系的畢業生,母校給了我們怎樣的饋贈,賦予我們怎樣的使命,對我們寄予了何種期望?在我看來,不論饋贈、使命,還是期望,都指向了同一個方向,簡單來說那就是:盡己所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

從容、扎實的課程安排和教學訓練

為師范生今后走上講臺提供強大支撐

為了培養我們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學校為我們的本科教育,提供了完備的課程體系和嚴謹的學術訓練。就拿中文學科來說,我們只有在連續幾個學期研讀完歷代作品選,對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直觀了解之后,才會被允許學文學史;只有在對文學史的大致框架和基本脈絡相對熟悉的基礎上,我們才會系統地去學古典文論和西方文論。而在整個教學計劃當中,語言學、文字學、中文工具書、圖書館情報、教材教法研究一類的基礎課程,也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另外,還得加上長達一個學期的教育實。從容、扎實的課程安排和教學訓練,為我們本科畢業后即可走上講臺,提供了強大的支撐。

為了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我們必須盡可能多地了解學科最前沿的知識和資訊,必須投身到文學批評和學術研究中去。而為了對作家的創作過程有更深的體悟,我們在本科階段就被鼓勵去大膽地進行詩歌、小說、戲劇方面的實踐。對寫作和文學創作的高度重視,是華東師大中文系的傳統和顯著特色,并一直保持至今。我本人就是在嘗試練筆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走上創作道路的。我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專業教師和業余作家,這是因為,從1985年畢業留校至今,我的創作或有停廢,但教學工作未曾一日中斷。

理解和尊重每一位學生

要想盡一切辦法保護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為了培養我們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學校教會我們必須理解和尊重每一位學生。葉百豐老師曾經這樣教導我們: “要想盡一切辦法保護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永遠不要當眾批評任何一個學生的作文,以免將學生的寫作興趣過早地扼殺掉。”我的導師錢谷融先生也曾嚴肅地告誡我們: “你要別人等待你,就請首先等地對待自己的學生;凡是你要求學生做到的,就請你自己先做到。”錢先生還多次提醒我們,要敬畏自己的工作。因為你在課堂說的每句話都可能影響到你的學生,而當他們將來站上講臺之后,又會影響更多的人。

為了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我們必須養成終身學慣。你不想對學生正在讀的書一無所知;你不想將某本書推薦給學生,你自己卻沒有讀完;你不想總是處在學生質疑、忍耐乃至厭憎的目光注視下,那就只有不斷探索、改進教學方法,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

另外,教師這個職業,也不允許你有太多的任和偏見。比如說,我一開始很不喜歡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但作為一名教師,你卻不得不嚴肅地對待他。硬著頭皮讀了幾本他的小說之后,我就漸漸喜歡上了他的作品,如今,我傾向于認為他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現代小說家。

你也許會說,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是母校對于我們的最低要求。但在我看來,它同時也是最高要求。畢竟孔子并沒有專門去撰寫《論語》,索緒爾生前也沒有去寫作和出版《普通語言學教程》。他們只是盡到了一個師者的本分,而根據他們言行和講課筆記整理而成的著作,卻足以垂范后世。

如果說在四十年前,在我剛剛邁進華東師范大學校門的那段日子里,也曾為自己頭上這頂“師范”的帽子略感羞澀,那么到了今天,我為自己就讀于這所大學而感到慶幸。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母校給予了我們無私的關愛、保護和耐心,鍛造了我們獨特的品格和氣質——求實創造,為人師表。無論我們畢業后從事何種職業,都會深受這種氣質的浸潤和感染,由此我們也更加懷念和思念那些教育、呵護、陪伴我們的老師們。(記者 格非)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20035879號-15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