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所小學有個“特教班”:全班學生僅八名
東莞首個特教班試點學校今年9月正式“開班”,讓特殊學生享受同等關愛
在東莞市南城陽光第六小學有著一個“特殊”的班級,里面除了書桌椅、黑板等教學設備外,還放有小沙發、按摩椅,而且班里只有8名學生。據有關負責人19日介紹,作為全市首個特教班試點學校,這是該校開設的特殊教育班(以下簡稱“特教班”),特殊學生在此能享受到同等的關愛。
特教班的孩子來自不同班級
學校:
開啟特殊教育班試點
這個學期升入四年級的小明(化名)是一個患有注意力缺陷與多動癥的特殊兒童,他在上課時經常會跑到教室后面翻跟斗,或者拿著紙飛機飛來飛去,根本無法集中注意力上課。在南城陽光第六小學,類似小明這樣的特殊兒童共有34名。
如何讓特殊學生不特殊?如何讓他們融入正常群體?今年下半年,東莞市教育局開啟了特殊教育班試點工作,南城陽光第六小學作為全市首個特教班試點學校,今年9月正式開設特教班,主要招收包括智力障礙、自閉癥、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等類型的特殊學生,為他們開設生活語文、生活數學、生活適應、團體社交、注意力訓練和勞動技能等課程。
特教班的孩子來自不同班級。上午他們到特教班上課學習;大課間和下午就回到原班級融合,與自己原來班級的小伙伴一起學習音樂、體育、美術等活動類課程。
南城陽光第六小學專職資源教師陳家敏介紹,在特教班開課前,老師會對孩子們進行評估,然后根據他們的個體能力和需求,設計更加符合他們的課程。
學生:
爭當“愛心小天使”
與此同時,教師會定期開展融合宣導課,讓普通學生在課程中走進特殊學生的世界,了解特殊學生的日常行為舉動,如何更好與特殊學生相處,減少普通學生因不了解而對特殊學生產生的排斥、恐懼心理。南城陽光六小每學期還會設置“愛心小天使”獎狀,獎勵那些幫助特殊兒童的孩子們。
在教師的教導以及學生的配合下,特殊學生在原班級中,基本能很快地適應教學教育活動。陳家敏說,患有注意力缺陷與多動癥的小明現在一整節課都能安靜下來,隨班就讀已沒有問題。同班同學對他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小明有了許多好朋友。
家長:
成立校家委“融愛部”
“特殊學生在班級里會不會影響自己孩子的上課?”如果自己孩子的班級中有一名特殊學生,部分家長也許會有這樣的困惑與顧慮。
“通過父母間將心比心的溝通交流,能夠讓父母之間形成共識,給予特殊學生更多的理解與支持。”南城陽光第六小學校長梁惠興表示,學校專門成立了校家委“融愛部”,讓家長親身參與其中,協助學校開展融合教育工作。
梁惠興表示,特教班的建設也還在不斷地探索與實踐當中。學校接下來將會繼續完善特教班各方面建設,邀請專家開展宣導培訓,提升教師的融合教育教學能力,在校園形成良好的融愛氛圍。(記者 文聰 羅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