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管校聘”職稱評聘制度改革使得教師流失率由35%降到不足1%

發布時間:2021-08-18 09:05:01  |  來源:工人日報  

鄂爾多斯伊金霍洛旗實行“縣管校聘”——

教師流失率由35%降到不足1%

日,在伊金霍洛旗第一中學,在一線工作已滿30年的教師楊曉霞按照全旗“縣管校聘”職稱評聘制度改革方案,主動同教體局和學校簽署讓出高級職稱協議書,在保持待遇不變的情況下,讓學校更多青年教師走上高級職稱崗位。

目前,全旗39名教師主動簽署讓出高級職稱協議書,193名新聘高級職稱教師簽訂三方協議,在享受待遇的同時必須在教學一線服務至退休前5年。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教育體育局局長賀占介紹,該旗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率先在全市探索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出臺15項改革制度,以組合拳系統推進改革,讓全旗4000名教師煥發出新活力。循序漸進、協同推進、穩步推廣實施改革,最終實現了“多勞多得、優質優酬”的目標,地區教育發展水也實現了從后進到前列的跨越。

伊金霍洛旗教育發展曾經面對重重困難:教育投入位居全市前列,教育發展卻是全市墊底;教師工資高于全市教師均工資水,但一些學校卻出現一個星期有8位老師要辭職的現象……

癥結在哪里?“關鍵是教師隊伍管理機制出了問題。”伊金霍洛旗教體局局長賀占分析,多年來教職工總量超標、結構失衡,“大鍋飯”、均主義盛行,教師職業倦怠嚴重等多重因素疊加,導致隊伍整體僵化、活力衰退,嚴重制約了教育質量提升。

為了破解困局,2017年起,伊金霍洛旗出臺一攬子教育改革措施,從教師隊伍建設的各環節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系統推進教師隊伍改革。

2016年,袁慶國到任位于伊旗的北師大鄂爾多斯第二附屬學校,接任校長職務。第一周,8個老師辭職。第一學期快結束的一個上午,辦公室樓道里站滿了要辦轉學的家長。

教師每年流失35%,學生25%。袁慶國在河北、北京等地從教22年,從沒見過這么難的學校。2017年,第二附屬學校開始試點“經費包干、二次分配”公辦學校體制改革,按照學校核定編制撥付經費和工資,再由學校自主管理分配。作為人事及經費包干制度改革試點學校之一,第二附屬學校能夠自主支配經費,學校教師實現了“多勞多得,優質優酬。

“績效分配向一線傾斜,最高檔與最低檔的差距在2萬元以上。”袁慶國說,“一線教師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凸顯,教學付出得到了肯定和尊重,極大地調動了教師的工作熱情,求知進取積極教研的氛圍逐漸形成。”袁慶國說。

兩屆全國空手道錦標賽冠軍得主張安琪被當地優厚的待遇和靈活的教育體制所吸引,從北京體育學院畢業后和妻子來到北京師范大學鄂爾多斯第二附屬學校,一起扎根做教育。“伊旗的這種政策、待遇,讓我們有很強的歸屬感,我們倆合在一起分到了140方米的住房,解決了后顧之憂。”張安琪說。

教師流失率由35%降到不足1%,教師人均收入增加20%。一降一增間,第二附屬學校迎來了招生“爆發式”的增長。

看到試點學校的成效,一些學校主動要求改革。目前,“縣管校聘”改革在全旗中小學校全面推開,全旗分流81名教師,并對觸犯師德紅線等不適宜從事教學工作的13人,給予調離教育系統或解聘處理。教師“能進能出”的機制已基本建立。目前,伊金霍洛旗教師隊伍各項改革都從試點走向全面推開,全旗學生流失率從最高17%降到6%,全旗教育整體發展水躍居全市前列。(記者 李玉波)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023551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 0 8063 35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