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年來臨,又一批新建中小幼學校交付使用
新校園 新課程讓每個孩子都出彩
忙著鋪設最后一塊草坪、忙著試爐第一鍋米飯、忙著為每一間教室通風除味、忙著制定新學年的教育計劃……離2021年9月1日開學的日子越來越近了,滬上30多所新建中小學和幼兒園正在做最后的“梳妝打扮”,為上海基礎教育的擴容增量、為將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到更多市民的家門口作最后的沖刺。
邀請家長查看新校
松江區,從倉匯路轉到永隆路百米處,這里距離古城方塔公園約5公里,周邊是密布的商品房和動遷房。導航地圖上還沒有標注確切的單位名稱,但這里已是一塊熱土——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附屬松江實驗學校花園分校。
花園分校占地面積25893平方米,建筑總面積16930平方米,辦學規模為32個教學班,可容納1600余名學生。學校去年開始掛牌招生,只不過首屆6年級學生的第一年是借址上課,待新校落成后,6年級和7年級將全部入駐新校園。離開學只剩十幾天了,5幢新建的教學樓已經完成了全部內裝修,每間教室都擺放著好幾盆一人多高的景觀樹。校黨支部書記汪海鯨說:“室內還有空氣凈化器,包括放置的綠植、炭包,都是專門用來做環保除味的。在這之前,學校家委會已經組織了好幾批家長代表,實地查看新校舍的教室、操場和各個活動場所,從校園環境布置到環保指數的達標程度,再到教學功能區域布局的規范與合理等,都請家長們提意見和建議,結果獲得了充分肯定。”
新校舍在細節上處處體現人文關懷。操場的領操臺上做了半人高的欄桿,孩子們就不容易從高處跌落。在大型室內運動館的外場,專門辟了一間小型的體操房,這樣,不同的運動項目就不會互相干擾。從學校大門到馬路沿,足有50米的寬度,接送孩子的家長就用不著都擠在馬路上了。
花園分校的目標就是要辦一所優質初中,此前,學校已經面向全國招聘優秀大學畢業生,面向全市招聘骨干教師,面向全區招聘管理團隊,首批師資碩士學歷達55%。汪海鯨介紹,學校將充分借助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的優勢,積極推進“大中小學一體化”辦學實踐,科學制定發展規劃,積極推進特色課程建設,推進學生綜合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綜合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努力培養具有廣博學識、高雅品行的學生。學校還將積極推進博雅課程建設,形成了品美人文社會課程、創美科學技術課程、健美體育健康課程、尚美藝術審美課程、育美生活實踐課程等系列。
新校自帶“優質基因”
伴隨著嘉定汽車產業的發展,嘉定區安亭鎮近年來迎來人口大量導入。安亭新鎮、蘇河源等大規模住宅小區的居民們早就盼著自家娃在家門口就有好學校可以上,現在愿望實現了,同濟大學附屬嘉定實驗小學和同濟大學附屬嘉定實驗中學即將迎來首批新生。
嘉定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雖然是新學校,但兩所學校都已經有了“師兄師姐”打下的根基。根據規劃,作為同濟大學嘉定基礎教育集團的成員,兩校將分別與已經創建5年的同濟大學附屬實驗小學和同濟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實現辦學思想、課程設計、教學管理、師資培養、文化建設等方面的“一體”聯動,共享優質資源,實現發展雙贏。兩所新校也都將“讓每一個孩子都出彩”寫進了辦學目標。
記者從嘉定區教育局了解到,區內一批新建中小幼學校不僅滿足居民“有學上”的需求,更帶著與生俱來的“優質基因”,站在高起點繪制教育藍圖。坐落于嘉定工業區的公辦九年一貫制學校——上海師范大學附屬第五嘉定實驗學校也將迎來首批新生。該校由上海師范大學、嘉定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小學部設30個班級、初中部設24個班級,依托上海師范大學專業力量,確立“看得見未來的兒童大學”的辦學理念,力爭打造一所百姓身邊的好學校、一所能夠培養出學生具有大格局、寬視野、優表達、精實踐、強創造等優秀品質的未來學校。在嘉定新城,新建的云谷路幼兒園將打造“云淡風輕,清心幽谷”的校園文化環境,支持幼兒像“谷粒”一般向上生長,養成飽滿謙遜的良好品質;遠香湖幼兒園則將打造“清風遠香”傳統教育特色,在豐富、多元、開放的環境中,通過感受、體驗、探究,說清中華民族文化,感受國風國粹韻味,學會在多文化并存的環境中生存,萌發愛國熱情。
提升基教整體水準
今秋,松江區將有9所新啟用的學校(校區),祥澤幼兒園便是其中的一所,該園去年10月借址在泗涇第十幼兒園辦學,新園址位于泗涇鎮泗通路,占地面積約6656平方米,辦園規模為15個班級,將于今年9月正式開園。祥澤幼兒園將圍繞“健體啟智、快樂成長”來培育身體健壯、智慧快樂的幼兒,將以樂學、樂教、樂成長的“三樂文化”來引領幼兒園和諧發展、順利啟航。
據記者匯總各區的信息,今年9月份交付使用的新學校絕大多數是公辦校,涵蓋幼兒園、小學、初中等多個學段,其中九年一貫制學校約占三分之一,新建幼兒園數量持續增加。為全力推進托幼一體化建設,今年暑期將完成新增56個普惠性托育點建設,全市新增普惠性學前教育學位6390個,從而更好地服務雙職工家庭。嘉定、青浦、松江、奉賢、南匯等五個新城的公辦示范性幼兒園比例將達到10%,公辦市一級幼兒園比例達到50%。
在新學年涌現的新建學校里,有不少中小學自帶強校、名校“基因”,有一些是名牌大學的附屬學校,有一些則是知名中小學參與開辦的實驗學校。這些學校的集體亮相,提升了上海基礎教育的整體水準。上師大附屬第五實驗學校、上師大學屬浦東臨港中學、上師大附屬前京中學……一張“2021年秋季新開辦及新掛牌的上海師范大學附屬學校名單”擺在了上師大基礎教育發展中心副主任王健的案頭,共9所學校要“開張”,有的是新建校,有的是“老校翻牌”,還有的是因校園在建暫時借址辦學。一下子有那么多學校在新學年里要掛上“上師大”的牌子,王健說,這也是上師大充分發揮師范教育特色強項服務上海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舉措,上海要率先實現基礎教育現代化,上師大責無旁貸地要承擔起應有的工作。事實證明,這幾年由上師大專業引領的中小學,都迅速成為所在區域老百姓歡迎的家門口好學校。有更多的中小學冠名“上師大附屬學校”,也是為師范生培養提供了一個“臨床”平臺,將來師范生的課程不是囿于學院課堂,而是要移植到附屬學校的教學實踐中,這對師范教育和基礎教育都是雙贏。(記者 王蔚 陸梓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