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廈:以“加速度”的勢能抵達更有想象力的前方

發布時間:2022-04-24 09:37:30  |  來源:南方日報  

東莞市委書記肖亞非赴塘廈鎮調研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統籌”工作,強調要進一步明確定位、堅定信心,以更大的雄心、更高水的謀劃,全力以赴將塘廈打造成為東南門戶、產業重鎮,打造好產業生態新城,為東莞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塘廈區位優勢突出,空間拓展、產業發展和生態基礎扎實,具有巨大的潛力,在全市發展格局中占據重要地位。對比歷史上的塘廈,隨著“雙區”戰略的推進,無論是內因還是外因,塘廈正變得更加重要,也迎來最好的發展機遇,正以“加速度”的勢能抵達更有想象力的前方,寄望在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中迎來大爆發。這是新的挑戰,更是時代機遇。

4月20日,塘廈鎮委書記黃貴洪率隊到東莞市澳星視聽器材有限公司走訪調研,與企業負責人交談,了解企業的生產銷售情況。黃貴洪表示,“企業要與地方發展共命運,有增資擴產需求,政府會想辦法全力支持,進一步扶持企業做強做大,將優質企業留在塘廈。企業也要加大研發投入力度,讓產品跟得上市場發展需求,切實增強核心競爭力。企業若遇到困難和問題,可向政府相關部門反映,相關部門要做好跟蹤服務,全力為企業紓困解難。”

年來,塘廈鎮發揮臨深圳的區位優勢,始終抓住先進制造業這個關鍵,用有力的舉措和高水的謀劃,依法和諧有力地拓展發展空間,提升城市品質內涵和產業競爭力,培育發展新動能,是通過城市綜合轉型升級不斷邁向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和典范。全力服務重點企業和重大項目,塘廈正蓄勢而起,吸引優質資源和重大項目集聚布局,不斷匯聚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在萬木爭榮、滿目生機的無限春光里,從塘廈鎮東深路驅車來到鳳凰科技產業園,在順絡新型電子元件及精密陶瓷項目現場,高大寬敞的現代化標準廠房和宿舍格外顯眼。作為廣東省重點項目、東莞市重大項目之一,順絡電子項目全部投產后,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無源元件制造基地。該項目正處于臨深新興產業基地內,而這里將成為塘廈振興先進制造業的強大引擎。

“緊緊圍繞中國電子元器件專業小鎮的目標要求,借助產業云圖臺,加強對全鎮電子元器件產業摸查和分析,定向開展電子元器件建鏈、補鏈、延鏈、強鏈招商工作,從招商引資階段就加快提升產業鏈完整、提高優勢產業競爭,打通產業發展堵點,加快產業集聚發展,構建以高科技、高成長、高附加值為特征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塘廈鎮投促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

“單絲不成線,獨木難成林”,只有配套成鏈的產業才具生命力,塘廈將積極推動產業項目向新興產業基地三大片區轉移集聚。該負責人表示,今年,臨深新興產業基地將繼續圍繞“鏈主+配套”思路,找準“鏈主”,瞄準“補鏈”,以更高的標準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更高的強度推進空間整備,聚焦“立柱”產業集聚發展,爭做戰略新興產業基地示范標桿。

縱觀全球,各地新冠肺炎疫情仍有反復,經濟復蘇形勢仍不明朗,世界正經歷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此背景下,塘廈發展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所幸的是,國內外資本依然看好大灣區,投資塘廈的熱度持續高漲,需要的是細化“施工圖”“時間表”“任務書”,具化為拼搏進取的明確路徑。

土地資源是招商投資的重要條件,年來塘廈堅持“政府主導、鎮村聯動、利益共享”,出臺《塘廈鎮土地統籌開發收益分配暫行辦法》,積極盤活利用批而未供和閑置利用土地,推動集體經濟動能轉換。與此同時,引導社區用好城市更新等政策,鼓勵以自主開發、合資合作等方式推進自有舊廠房升級改造。實施連片更新“頭雁計劃”,打造產城人深度融合示范片區。

位于塘廈鎮的石潭埔科技產業新城項目,是東莞市“拓空間”城市更新類試點項目。過去幾年,石潭埔社區緊抓東莞市“舊改”契機,在塘廈鎮委、鎮政府以及各部門的支持和指導下,全面加快推進石潭埔科技產業新城(一期)項目,取得了初步成效。該項目被納入塘廈鎮“工改工”三年行動計劃的首批項目庫,是塘廈鎮重點推進的連片產業改造升級項目,在集體資產實現增值的同時,力爭為村級工業園更新改造樹立標桿。

年來,塘廈鎮充分利用“舊改”和城市更新,結合基地重點發展產業,優先布局“立柱”產業,促進存量空間結合資源要素優化布局,創造更多適合產業聚集發展的新空間。比如正在建設中的塘廈人才公園,吸引很多人的關注目光。據了解,塘廈人才公園北臨塘清公路,西臨東深二路,總面積約195.5公頃,其中包含鯉魚塘水庫面積約30公頃。人才公園緊鄰鳳凰科技產業園、石潭埔科技產業新城、橫塘工業區等產業園區,同時位于山體生態綠廊之上,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

“鯉魚塘水庫自然條件優越,是可以環庫走一圈的水域,也是輻射產業園最廣的水域。公園設計采用一帶兩區多節點的空間布局方式,以環湖碧道作為連接城市山水的紐帶,將多個景觀節點串聯在一起,從而構建高品質濱水活力區和水岸休閑兩大區域。”園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圍繞鯉魚塘水庫構建總長度3.84公里的環湖碧道帶,其中一期長度為1.7公里,道路寬度為4米,包括2.5米寬漫步道及單車道復合區和1.5米寬跑步道。目前已完成1.7公里路面建設、0.5公里綠化,正在完善相關配套設施。

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水面面積約450畝的鯉魚塘水庫與石潭埔連片改造項目相鄰,在實施改造過程中,鯉魚塘水庫被納入打包改造范圍,由石潭埔舊改開發主體投入1.2億元實施公園改造。完成改造后,石潭埔工業區將通過鯉魚塘產業公園與鳳凰科技產業園連接貫通,整體建設成為180萬方米的產城融合示范區。”

在塘廈鎮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塘廈鎮將深度提升城市綜合環境,塑造城市副中心新形象。從目前來看,塘廈鎮把提升人居環境品質作為重要抓手,以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決心態度,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過硬措施,全力以赴搶進度、補短板、強弱項、提品質,推動人居環境整治落到實處、取得實效,為塘廈鎮建設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強鎮提供良好的城市環境。

就在期,塘廈鎮領導多次到田心社區督導,解決了當地一系列的城市管理難題,足見決策者對城市精細化管理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高度重視。年來,塘廈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以城鄉人居環境的全域改善帶動城市品質全面提升,塘廈的環境衛生、交通秩序、城市面貌等發生了巨大變化,營商環境持續改善,越來越多前沿產業、優質企業、高端人才選擇落戶塘廈發展。

產業與人才集聚而來的背后,是一座新城更廣闊的未來。塘廈亟須抓謀劃、優布局、建臺、強功能,通過自我修煉,實現筑巢引鳳。2022年,塘廈鎮聚焦科技創新和先進制造,以“高端人才”為引領,以“創新人才”為主體,以“專業人才”為支撐,以“技能人才”為基礎,高水實施塘廈鎮“八大人才行動”,全面落實東莞市“十百千萬百萬”人才政策,統籌推進全鎮各領域人才隊伍建設。

塘廈鎮相關負責人表示,力爭至2024年,引進集聚“高精尖缺”人才不少于3名、省的后備創新科研團隊1個、市的創新科研團隊2個,引進重點行業領域緊缺急需的特色人才5名、重點領域領軍人才10名、引進碩士以上創新創業人才100名,本科以上青年人才1000名,培養一批技能精湛、具有工匠精神、能夠在行業發揮引領作用的技能領軍人才,聚集一批留學人員、港澳青年等海外人才來塘廈創新創業,為塘廈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今年,塘廈鎮重點打造“創業者之歌”文化品牌,創新開展各項文化活動,大力弘揚創業者文化,進一步提升塘廈“創業者之城”的影響力。有市民認為,“塘廈才是真臨深,區位優勢太明顯。”據調查顯示,絕大多數深圳制造企業選擇落戶塘廈,除用工成本和用地價格相對深圳便宜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塘廈地理位置好和交通方便。加上塘廈鎮在投資環境、產業配套、交通區位等各方面的優勢,使深圳外溢產業到該鎮投資意愿持續增大,過來塘廈創業的人才也越來越多。(記者:朱晉)

關鍵詞: 營商環境 人力資源 社會保障 人居環境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20035879號-15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