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
2021年,云南省知識產權保護及運用工作成效顯著,再創佳績。
2021年,云南省專利授權41167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3643件,同比增長48.21%,年增量接近“十三五”時期總增量的一半。
為做好貫徹落實工作,省市場監管局(省知識產權局)按照省委、省政府有關要求,會同各有關單位制定出臺了《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年—2035年)>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并于近日印發實施。
《實施意見》的推進實施,將推動云南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再上新臺階。
知識產權運用效益提升
據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省知識產權局局長馬翔介紹,目前,我省已初步構建起上下聯動、部門協同的知識產權強省建設新格局。2021年,云南省在知識產權創造能力大幅提升的同時,知識產權運用效益也明顯提升。
2021年,省市場監管局、省知識產權局實施16個地理標志運用促進工程助力鄉村振興,帶動10余萬戶農戶生產,直接或間接帶動農民就業20余萬人,累計經濟效益達36億元。
過去一年,我省通過實施專利轉化專項計劃、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評選云南省專利獎等3大舉措,促進知識產權轉移轉化。據統計,2021年,全省出讓專利1932次、受讓1493次;實現專利、商標質押融資4.2億元;15項專利獲得中國專利優秀獎,50項發明專利獲云南省專利獎。
此外,2021年我省新認定158家省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新增20戶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國家標準認證企業,新增省級知識產權示范園區7家;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組織30個重點技術創新項目,新認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7家;省財政廳安排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資金8000萬元;農業農村部門安排“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項目資金2900萬元,支持南澗無量山烏骨雞、普洱咖啡、東川大洋芋、勐庫大葉種茶4個農產品地理標志建設項目,打造區域公共品牌。
為有力助推知識產權強省建設,2021年,我省還印發實施了《云南省關于進一步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18條措施》及《云南省“十四五”知識產權發展規劃》。
提升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
按照《實施意見》提出的目標,到2025年,云南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取得較大進展,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5%,版權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5%,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59件,有效注冊商標擁有量超過60萬件,注冊和登記的地理標志超過510件。到2035年,全省知識產權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初步構建高價值創造、高標準保護、高效益運用、高水平管理、高質量服務的知識產權治理體系,知識產權促進創新創業蓬勃發展,全社會知識產權意識明顯增強,知識產權輻射南亞、東南亞的作用逐步顯現,具有云南特色的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記者注意到,為實現上述中、遠期目標,《實施意見》從完善知識產權制度體系、建設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構建知識產權市場運營機制、打造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營造促進知識產權發展的人文社會環境、推進知識產權國際交流合作、加強支持保障及考核評價7個方面提出了20項重點任務。
其中明確,在構建知識產權市場運營機制方面,我省將強化以企業為主體的創造機制,健全高效順暢的運用機制,構建規范有序的運營機制。同時,還將實施知識產權強企強縣、植物新品種創新、版權運營體系建設等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