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成效顯著

發布時間:2022-04-24 09:27:26  |  來源:珠江時報  

紅磚道、黃圍欄,隨處可見的“四小園”,勾勒出歲月靜好的畫面……從3年前的“臟亂差”,到如今村民自發美化家園,里水鎮文教社區的華麗蝶變讓南海區委書記顧耀輝驚訝不已。

在4月21日召開的南海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現場會上,參會人員參觀了解文教社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而這只是南海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見成效的一個縮影。

如今,南海區的鄉村振興實現從“政府干群眾看”到“自己的家園自己建”的有效轉變,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在佛山市2020年第三季度以來開展的人居環境整治專項檢查中,南海獲得明暗檢前五名表彰和百萬元獎勵的村居數達18個,占全佛山獲獎村居總數的30%。

成績背后,是南海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高度重視。這次現場會是南海區委區政府時隔半年不到,在農村一線高規格主辦的第二場現場會,南海也是佛山市今年第一個高規格召開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現場會的區。

“我們要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堅決打贏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主動仗,加快實現鄉村全面振興、城鄉全面融合,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顧耀輝說。

評典型樹導向11個村居獲表彰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在顧耀輝看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是一項造福農民群眾的民心工程,也是一場需常抓不懈的持久戰役。

年來,南海全面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行黨政“一把手”親自部署、抓好統籌,有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落地落實。區、鎮、村三級聯動發力,從村民最迫切需要改造的方面入手,深入開展農村廁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治理等八大工程,形成了“區級協調指導、區直部門組織推進、鎮街村居全面實施、村民充分參與”的四級工作網絡體系。

4月18日,南海出臺《佛山市南海區鄉村振興建設引導專項資金實施方案》,設立1億元的“區鄉村振興建設引導專項資金”。對開展鄉村振興工作突出、敢于創新、勇于擔當、善于作為的村(居)和經濟社,加大資金傾斜力度,從“整合”“撬動”“開源”等方面優化資源配置,預計可以撬動約5億元的集體經濟組織自有資金和社會資金。

同時,南海積極推進實施“名企百園”計劃,多渠道發動鄉賢等社會力量投入鄉村振興,使全民參與鄉村振興的社會氛圍更為濃厚。

“臟亂差”問題少了,鄉村“顏值”高了,南海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初見成效:截至2021年底,南海已啟動“四小園”建設工作的自然村為1211個,建成“四小園”3242個,完成“三線”弱電線路整治村居50個。

佛山市委農辦常務副主任、市鄉村振興局常務副局長楊常青表示,南海的領導重視,敢于直面問題,各司其策、辦法有效,這是南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取得成效的主要原因。

為激勵先進、鼓舞干勁,現場會上表彰獎勵桂城街道中區社區等4個獲得2021年第四季度市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專項檢查季度明暗檢獎勵的村(居),通報表彰九江鎮朗星社區等7個發動社會資源助力鄉村振興工作表現突出的村(居)。

“對這些村居表彰獎勵,就是要樹立一種鮮明導向:哪個村做得越好,拿到的獎勵就越多;哪個村善于發動社會資源,政府就旗幟鮮明地予以表彰。”顧耀輝說。

里水鎮文教社區是獲得表彰獎勵的村(居)之一。該社區通過發揮黨員干部示范引領作用,設立干凈文明戶評比制度等舉措,讓優美的環境“占領”黑點,村民看到成效,便積極參與其中。文教社區黨委書記黃啟良表示,長效管理是關鍵,接下來將繼續探索通過獎懲結合的方式,讓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意識深入人心。

以環境整治“小切口”,推動鄉村振興“大戰略”,南海將持續發力。今年,南海將創建4000個“四小園”;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普及率達100%,累計新建、改建農村公廁619個,改造提升50個農村公廁;完成“三線”弱電線路整治村居60個。

凝人心聚合力加快實現鄉村全面振興

南海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雖然取得了成效,但這項工作是一項涉及面廣、內容多、任務重的系統工程,是一場攻堅戰,更是一場持久戰。因此,南海更需要持續發力,因地制宜建立完善長效機制,激發村民的內生動力,不斷鞏固拓展整治成果,防止反彈。

接下來,南海將全面整治環境臟亂差,深化“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加快形成約束力強的長效管理制度,不斷鞏固和提升工作成效。

在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再動員、再部署時,顧耀輝提出了具體要求。他指出,南海要深化認識,增強做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突出重點,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各項工作任務;要黨建引領,不斷凝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合力。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做起來的確是千頭萬緒,但是不做就永遠是千瘡百孔。”顧耀輝表示,各鎮街各部門要增強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真正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落到實處。

會上,七鎮街主官也紛紛表態,將用一周時間對人居環境仍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重點整治,推動建立長效管理機制,進一步改善提升人居環境。

針對部分村民認為人居環境整治是政府層面的事情,“政府干、村社看”現象經常出現的問題,顧耀輝表示,要壓實村、社主體責任,村、社是獲益者,也必須成為參與者、建設者。

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如何強化資金撬動作用?顧耀輝表示,接下來,要以“積極、高效、質優”為導向,發揮好區鄉村振興建設引導專項資金的撬動作用,實行涉農村居財政補助資金競爭分配。要引導村、社每年在可分配收益總額中提留一定比例作為人居環境整治的資金保障,構建起以村集體投入為主的資金保障機制。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引向深入,關鍵是要健全黨建引領的長效機制。

顧耀輝表示,期,區委準備啟動“千隊幫千社”計劃,發動機關、學校、醫院、企業等單位志愿服務力量下沉到村(社區)和經濟社一級,結對開展“四小園”建設、人居環境整治等志愿活動,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干。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鄉村振興‘三農’工作的一個重要抓手。”南海區區長王勇表示,南海要做到六個方面,即夠高度,確保安全穩定;強法度,確保三治統籌;多維度,確保“五個振興”;大力度,確保城鄉融合;有溫度,確保和諧文明;可量度,確保競爭激勵。

強舉措補短板七鎮街要這樣發力

現場會上,聚焦群眾最關心、最現實、最急需解決的短板問題,七個鎮(街)主官紛紛表態,將繼續高度重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對鄉村振興工作常抓不懈。

桂城街道黨工委書記岑灼雄表示,桂城將從堅持黨建引領、鐵腕治理、常態化治理三方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和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工作,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和引領作用,對難點、痛點、黑點、堵點零容忍,健全常態化鄉村振興和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的長效機制。

九江鎮鎮長羅淮東表示,九江將通過強示范、補短板、優機制等舉措,爭取今年80%的村居在南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季度考評中達到80分以上,全鎮90%以上的行政村建設成為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

西樵鎮鎮長張國欣表示,西樵將通過抓牢關鍵點,形成一體推進的加速度;做亮示范點,打好美麗鄉村的組合拳;聚焦著力點,打好環境整治的攻堅戰等舉措,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質量。

丹灶鎮鎮長何敏儀表示,丹灶將通過撬動一方資源,啟動兩個評選,健全三個機制,強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達到既治標又治本的效果。

獅山鎮鎮長麥滿良表示,獅山將從4個方面抓好落實:堅定信念,加快把短板變成潛力板;堅持發動,凝聚社會力量參與整治;堅守目標,全力建設美麗宜居村居;堅決整治,使農村人居環境提升到新的一個高度。

大瀝鎮鎮長游劍鋒表示,大瀝將通過廣動員再部署,狠抓責任的落實;補缺漏抓重點,實現人居環境的再提升;強約束、嚴監管,強化執法保障;重宣傳齊參與,營造濃厚的環境氛圍,加快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里水鎮黨委書記黃偉明表示,里水將突出3方面:黨建引領,黨員率先垂范;社會動員,發動群團組織等共建美麗家園;項目帶動,圍繞項目運營帶動環境轉變,著力破解“干部干、群眾看”的被動局面。

特寫

小村會算賬干好大件事

整潔干凈的村道蜿蜒至村內,池塘邊的坡道上綠意蔥蘢,圍欄一架,就是一個休閑小花園,紅磚一鋪,就是一條休閑路徑……在南海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現場會上,里水鎮文教社區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令人印象深刻。

為了實現眼前的美景,文教社區也走過“彎路”。

“曾經組織過多次大大小小的清理工作,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人力和物力,但總是出現效果不理想、標準不高、不夠徹底、容易反彈等難點痛點問題。”里水鎮副鎮長杜坤介紹,在對問題進行分析時,他們找出了三大癥結:基礎差、阻力大、資金缺。

如何解決?文教社區探索出自己的經驗。

在村里的宣傳欄前,文教社區黨委書記黃啟良講述了小村算賬的故事:“以前,村民愛在房前屋后堆雜物,是想積累夠了就變賣,非常影響環境。我們算了一下:他們一次變賣雜物可能不到20元,我們通過評比活動,督促他們自己清理干凈,達到效果了就獎勵50元,積極就調動起來了。但如果這個事情長期積累不解決,最后再出動清理,可能每戶清理成本超過200元。更重要的是,通過這個評比活動,能讓村民養成良好的衛生慣。”

類似這樣的小賬還有很多:臨河鋪設的紅磚道,包辦可能10萬元都搞不定,但通過獎懲機制引領,推動村民參與,再利用村里的廢舊建材,1萬元就搞定了……

算清一筆筆小賬,文教社區干成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這件大事。這種做法也得到了顧耀輝的認可,“這筆賬很樸實,但是蘊含的道理非常深刻,如果村干部能算清這筆賬,我相信我們的農村人居環境會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在黨建引領、全民參與、強化管理等舉措的推進下,文教社區的人居環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很多村民說,這是幾十年來村里最干凈的一次。有的村民提出,現在清理出這么多地方,要好好規劃一下,可以建小公園、停車場等。”杜坤動情地說,這是對干部工作的鼓勵和鞭策。

“三年前,我來過文教社區,那時還是臟亂差,今天來看,非常干凈整潔,實現了華麗蝶變,這讓我有點意外、詫異、吃驚。”顧耀輝說,文教社區的變化不單是人居環境的變化,更重要的表現在干部的思想、作風的轉變,這才是根本。

南海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成效

四小園建設

截至2021年底南海區已啟動“四小園”建設工作的自然村1211個

建成“四小園”3242個

今年計劃繼續創建“四小園”4000個

農村廁所改造

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

普及率達100%

累計新建、改建農村公廁619個

今年計劃繼續改造提升農村公廁50個

“三線”整治

2021年至今已累計完成“三線”弱電線路整治村居50個

今年內計劃完成整治村居60個

2021年第四季度市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專項檢查季度明暗檢受表彰村(居)

桂城街道中區社區西樵鎮嶺西村獅山鎮華涌社區里水鎮文教社區

發動社會資源助力鄉村振興工作表現突出村(居)

桂城街道勝社區九江鎮朗星社區西樵鎮上金甌社區丹灶鎮沙滘社區獅山鎮招大社區大瀝鎮太社區里水鎮得勝村(記者:程虹)

關鍵詞: 鄉村振興 社會資源 休閑農業 人居環境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20035879號-15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