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日前,農業農村部公布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單,“湖北秭歸柑橘栽培系統”“湖北京山稻作文化系統”“湖北咸寧古桂花樹群”成功入選,實現了我省農業文化遺產保持和發展工作的重大突破。
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在長期農耕實踐中創造并傳承至今的傳統農業系統,具有豐富的農業生物多樣性、完善的傳統知識技術體系和獨特的農業生態景觀。我省入選的3個項目,均具備重要的保護和開發價值,承載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傳統智慧,在保障供給、保護生態、傳承文化、就業增收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對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推進鄉村文化振興、提升鄉村多元價值具有重要意義。
秭歸是世界文化名人、我國古代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故里,他在2300多年前創作的詩歌《橘頌》,見證了秭歸臍橙悠久的種植歷史。在橘頌文化的熏陶下,依托三峽庫區獨特的氣候條件、傳統的種植習慣和院士專家的領銜研究,秭歸積累了豐富的柑橘種質資源、種植技術和農耕文化,具有重要歷史、文化、技術和農耕文明保護價值。
京山稻作文化起源于距今5300—4500年的新石器時代京山屈家嶺文化遺址,證實了京山市不僅是長江中游稻作遺存的首次發現地,而且早在新石器時代已形成定居農業生產方式和濃厚的農耕文化。保護與發展京山稻作文化系統,有助于保障糧食安全,保護農業生物多樣性及傳統農業景觀、文化等。
咸寧是全國桂花五大傳統產區之一。咸安區種植桂花歷史悠久,最早文字記載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境內現存國內相對比較集中、規模最大的古桂花群落,百年以上古桂花樹2002株,占全國總數的91%。當前,咸寧正在建設“中國桂花城”,高質量發展桂花產業,推進人、城、桂花深度融合,和諧統一。
(來源:學習強國 編輯:錢維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