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產業要走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發展方向

發布時間:2023-09-30 11:01:30  |  來源:中國經濟新聞網  


(資料圖)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記者 周雪松)9月28日,全球智能汽車產業大會在合肥舉行,本次大會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辦,大會主題是“智能汽車產業化發展新征程”,出席會議的專家表示,汽車產業下半場要走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發展方向。目前,我國智能汽車開發合作生態已經形成,需要重視人工智能用于無人駕駛的安全性問題。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產業科技創新研究部部長王曉明在會上表示,汽車產業的下半場,汽車要走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三個轉型方向,在新的起點上,要堅持科技創新,上述“三化”是汽車發展的新動能、新內涵。

新能源汽車走過了起步期,現在進入了高速成長期。在這樣的新時期、下半場,新能源汽車要繼續集群化、融合化發展,對于智能網聯汽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好智能汽車發展的大文章,需要政府、行業、企業,包括各種研究力量,群策群力,要好好進行論證。

智能汽車的發展,核心技術和模式創新仍然是當前階段智能網聯汽車加速發展的關鍵,要培養全產業鏈的體系和生態,包括供給側、需求側、服務側、基礎設施側等的生態體系,關鍵技術仍然需要攻關。因為我們知道,汽車特別是汽車電子仍然是我們整個汽車產業鏈相對薄弱的環節,包括MCU芯片、車載操作系統、智算芯片、智能傳感器和云端智算中心。單車智能汽車的發展,我們還有自己的技術短板,需要在培育發展過程當中突破。

王曉明建議,國家層面應加強合作平臺建設,企業應積極探索智能汽車的商業模式,同時應在打造產業生態上廣泛交流與合作,形成有效投資,加速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

合肥工業大學汽車工程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潘軼山在會上表示,智能汽車開發合作生態在我國已經形成。我們要努力打造自主、自立、綠色、先進、健康的智能汽車產業生態體系,努力實現產業鏈、供應鏈的國內體系循環。既要支持國內一盤棋的大生態建設,又要支持區域性小的生態建設,甚至車企自身的生態體系建設,以充分發揮各地政府、企業的積極性。

在智能汽車產業發展過程當中,只要我們堅定信心,努力攻克一個一個被“卡脖子”的領域,相信就能實現自主可控的產業發展,建設一個健康、良好的生態環境。

現在智能汽車開放合作生態建設的“卡脖子”痛點,重點在汽車芯片和車載智能計算平臺、車載操作系統這方面。

此外,在潘軼山看來,人工智能用于無人駕駛需要考慮安全性問題,人工智能真的發展成人的情緒狀態的話,它也會發怒的,控制不了它。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