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報資訊】咸安區白水村:村民讓地又投勞 齊心共赴新生活

發布時間:2022-10-30 09:33:45  |  來源:咸安區融媒體中心  

云上咸安報道開展共同締造,關鍵是培育共同精神,根本是為民辦好實事。咸安區高橋鎮白水村通過發動黨員群眾獻計獻策,出工投勞,引導群眾成為共同締造活動的參與者、享有者,帶領村民共同改變村灣環境面貌,提升基礎設施,謀劃產業發展,共赴美好新生活。

深秋時節,高橋鎮蘿卜公社鄉村游熱度不減,與景區隔路相望的白水村黃安吉也一片繁忙。走進村灣,只見拖土車往來穿梭,挖掘機轟鳴不斷,村民們則分工有序,有的碼磚、有的和水泥,忙得不亦樂乎。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咸安區高橋鎮白水村黨總支書記黃彪彪說:“正在進行水管預埋,給道路拓寬工程做前期鋪墊。把幾口水塘做了一下美化,包括清水樓臺的淤泥進行了清淤,兩邊也進行了平整,為綠化做準備,把后面原來的公屋騰出來準備做民宿。”

黃安吉村灣位于白水村二組,相傳是清朝三代武顯將軍府所在地,西鄰蘿卜公社景區。多年來,由于人口大量外出務工,村級集體經濟較為薄弱,當地村民身在景區卻吃不上旅游飯。今年,咸安區通過調查研究,將該村列為共同締造示范點進行打造。通過入戶走訪,宣傳發動,該村村民積極響應,參與熱情空前高漲。78歲的黃廷珍老人得知村里要搞建設,多次參加村里組織的屋場會,主動讓出自留地,支持道路改造和環境改善。

“以前是泥巴路,我們走過去腳都是水、泥。這路一修好,我們腳也不打濕了,衛生也好了,肯定好啦!我有七、八分的地都讓出來,我每天都把衛生打掃下,垃圾也撿一下,幫著一起做。”黃廷珍欣喜地告訴記者。

除了宣傳發動,白水村還組織村民到咸安區高鋪村、三橋村等地參觀學習,村民們實地感受鄰村開展共同締造活動帶來的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更加堅定了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的信心和決心。黃彪彪告訴記者,7月以來,黃安吉50多位村民幾乎人人參與投勞,共計讓出房前屋后自留地6000多平方米。

村民陳世龍說:“我們到高鋪村,商鋪、街道看了一下,人家確實做得很好。我們昨天晚上加班,今天早上又加班到現在,人家做得那么好,我們不能做得這么臟,那肯定要把環境做好一點。”

村民陳旭清附和:“我家的院、地,還有很大一塊地皮都讓出來整改,對整個村莊環境都好,我相當支持他們,這是個好機遇,不然再多錢也做不成。”

通過多次開展屋場會,村里將收集到的村民意見認真研究,制定出了黃安吉共同締造試點實施清單,按照量力而行、重點突破的理念和方法,分節點、分批次推進產業項目、建設項目、服務項目和志愿服務等內容。目前,由鎮政府扶持,村民出資投勞的油菜花海種植項目已完成,基礎設施建設、環境衛生改善等項目正在有序進行中。村里還計劃將原有的2000多平米公屋建設成休閑民宿,把黃安吉打造為承接當地鄉村游客的重要節點。

“我們希望通過共同締造活動,把家鄉建設得更美、更好,讓更多的年輕人能回流,讓家里的老人、留守兒童能更多的享受天倫之樂,人們的笑臉也會越來越多,希望把農村建設成為城市人們心中的‘奢侈品’。”黃彪彪對未來滿是憧憬。

(咸寧臺記者:李瑞豐 胡曉軒編輯:孫志成 責編:陳妮娜)

關鍵詞: 參觀學習 天倫之樂 量力而行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