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做問題的終結者。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咸寧問政。首先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本期節目的嘉賓,他們是咸安區水利和湖泊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浩業,咸安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徐盛斌,咸安區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丁玲。歡迎三位。
主持人:農村小型水利設施是農田水利設施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發展不可或缺的支撐和保障。我們這期節目重點關注農村小型水利設施方面的問題。塘堰作為農村小型水利設施,發揮著蓄水、抗旱、灌溉等作用。然而,由于大塘無法蓄水,莊稼難以灌溉,咸安區高橋鎮王旭村的村民們因此犯了難。我們一起來看短片。
【短片正文】近段時間,夏日炎炎,在咸安區高橋鎮王旭村,連續的高溫使得田里的莊稼“曬彎了腰”,田里的莊稼亟需用水。然而,本該發揮蓄水抗旱作用的帥家新塘此時的水位近乎見底。
(資料圖)
【同期聲】咸安區高橋鎮王旭村村民
從石頭里面慢慢漏下來,保不住水。關(蓄)不了水,還不是浪費。
【同期聲】咸安區高橋鎮王旭村村民
肯定有影響,這一壟下去都沒有水,田里沒有水了。
【短片正文】為保收成,村民們只能自掏腰包,家家戶戶購置小水泵,從水位見底的塘內抽水灌溉。
【同期聲】咸安區高橋鎮王旭村村民
各家各戶你要水就抽一點,有水泵的人就抽,沒有水泵的就沒有水。
【同期聲】咸安區高橋鎮王旭村村民
這(帥家新塘)管幾個村的。我有個水泵在這里抽(水),就是把這里搞好,我就不用抽了,那邊田就不用抽了。
【短片正文】村民們說,帥家新塘要是不漏水,蓄滿水,起碼能保證300多畝田的灌溉,而現在的低水位只能給附近80畝左右的田提供灌溉。
【短片正文】關于水塘漏水的問題,村民們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咸安區水利和湖泊局表示,“根據2019年機構改革,原水利局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已劃轉至區農業農村局,農村大塘屬于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咸安區農業農村局則回復,“該水庫是2013年區水利局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投訴人說水庫建成后就一直漏水也屬實。根據《水利工程質量管理規定》(1997年發布,2017年修正)第三十九條:“水利工程在規定的保修期內,出現工程質量問題,一般由原施工單位承擔保修,所需費用由責任方承擔”之規定,我局建議平臺將此工單轉交區水利和湖泊局調查處理。”
【同期聲】咸安區高橋鎮王旭村村民
我反映了不少的情況,不起作用,政府花了錢不起作用。
【短片正文】督查員隨后在咸安區水利和湖泊局了解到,帥家新塘建設項目屬于《2013年度中央財政統籌從土地出讓收益中計提農田水利建設資金項目》,包含水源工程、渠道襯砌、攔水堰修復等。項目于2014年開工建設,2016年咸安區水利局進行了驗收。
【同期聲】咸安區水利和湖泊局農村水利和水土保持股股長 陳偉
這個工程項目,我沒有針對它這個滲漏進行改造,因為當時(2013年)我們也知道這個事情(水塘漏水)。它(帥家新塘)那個堤涉及到一個防洪安全問題,那個堤壩比較低矮。我們主要就是,把那個堤身加高,再就是后面還有個溢洪道,我們主要是以這個為主。
【短片正文】帥家新塘的建設項目是否真如陳偉所說沒有防滲的相關工程量呢?督查員帶著該項目的“實施方案”和“工程計量單”,找到了咸寧市水利勘察設計院進行咨詢。
【同期聲】咸寧市水利勘察設計院總工程師 田曉杰
混凝土的護坡是有的。這個堤身加培,相當于培土,加培土,外面的土拿來培,就把它加厚,也可以起到防滲的作用。從我現在你給我看的這個資料來說,它是有這些(防滲工程)量的。
【短片正文】督查員在帥家新塘看到,迎水面的護坡確實由“六角塊”砌筑而成,但是有些地方的混凝土已經脫落,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縫隙,甚至壩體的土層直接暴露了出來。
【同期聲】咸安區高橋鎮王旭村村民
做起來的時候這個塘就漏水,一直沒搞好,翻修的時候我講了,這邊漏水。做事(翻修)的時候都是敷衍過去的,搞的不好,水貨。
【同期聲】咸安區水利和湖泊局農村水利和水土保持股股長 陳偉
我們水利這一塊,實話實說,(現在)沒有這個專項資金,那我們確實做不了。那還只能找農業農村局。
【短片正文】隨后,督查員從咸安區農業農村局了解到,在收到村民的反映后,他們也第一時間到王旭村帥家新塘進行了查看,但并沒有明確給出解決方案。
【同期聲】咸安區高橋鎮王旭村黨總支書記、主任 帥金開
農業局的唐局長跟我一起來看了,就說這應該歸水利局搞的。
【同期聲】咸安區農業農村局農田建設管理股負責人 錢三毛
質量問題應該誰建設誰管,你這是原來做的東西。最好還是他們(咸安區水利和湖泊局)管,因為開始做的時候存在質量問題了。
【同期聲】咸安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唐華
一個桶你破了,你不去補漏的,你反過來把桶上面貼什么東西,做的好好看的。像那么大水庫(水塘)做的那么好,反過頭來漏水有什么用,半點用沒有。(職能在)水利局那邊,應該在他那邊。
【短片正文】然而,咸安區水利和湖泊局卻有著不同的說法。
【同期聲】咸安區水利和湖泊局一級主任科員 徐一釗
農業農村局是大農業,“三農”都是你的,那個塘又不是我水利局的,中型水庫是我水利局的,以下的小型水利設施都是你的,農民都是你的。國家機構改革以后,2018年以后,全部都給你了,還要我給你辦個移交,說這個農民交給你?怎么可能,推脫,這個怎么推,沒有邏輯。
【問政環節】
主持人:歡迎回來,剛才通過短片我們了解到,目前持續高溫,當地村民苦于用水,但是又沒水可用。第一個問題是問咸安區水利和湖泊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浩業。跟我們分析一下,短片當中有群眾就說了,在水塘翻修的過程當中,老百姓就反映這有漏水,您怎么看它翻修的實際效果。
張浩業:看了這個短片,我很驚詫,也很憤怒。他沒有抓住它的主要矛盾,它就是把堤面做了一個防滲,但是沒有做壩基的防滲和壩身的防滲。我也說了我們的建設人員,當時漏(水),為什么你先不把我們的主要矛盾抓住,把漏止住,然后再做其他的,堤身的加固加高,溢洪道、道路和其他的措施,你首先把主要問題沒解決。
主持人:為什么當時在工程建設階段就沒有真正地重視老百姓的真正的實際需求?而只是做的面上的,像您說的,沒有抓住主要矛盾,解決主要矛盾?
張浩業:當時有兩個方面原因,一個方面就是這個項目的資金量它不是很大,當時是170萬元修8口塘,平均(每口塘)只有20萬元,所以說要做這種防滲處理,起碼要50萬元以上。當時也征求村組和鄉鎮的意見,他們就說主要可能就是把在壩、路和溢洪道搞好,那點小滲漏問題不大。就是兩個問題造成了沒有解決這個防滲問題。
主持人:但是對于你們水利和湖泊局的工作人員來說,這個問題應該是大的,是嗎?
張浩業:是的。
主持人:是應該要追加投入的。
張浩業:是的。
主持人:能否理解為他們真的就是沒有把老百姓用水方面的需求真正地解決落實到位,而這個工程似乎成了一個有用但是又沒有起到作用的一個“花架子”?
張浩業:是的。
主持人:群眾的眼睛也是雪亮的,他們說這個工程感覺搞得不好,是個水貨,但是后期又順利地通過了驗收,您分析一下?你們水利和湖泊局的工作人員思想上有沒有驗收?
張浩業:思想上肯定是沒有,通不過驗收的。我們一方面(沒有)以人民利益為中心,一方面有短視思想,作風不實,只從眼前出發,所以說我們以這次電視問政為契機,全面轉作風,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指導思想,群眾利益無小事,我們要立足事要解決,做問題的終結者,不能把問題擺在這里,做到“三不”,不推不拖不過夜。
主持人:那么下一步如何干?如果持續的干旱下去,我們又有什么的應急之策呢?
張浩業:下一步我們要舉一反三,結合“一下三民”活動,認真地在我們全區范圍內,把我們以前所修的塘堰全部排查一遍,把問題列出來,跟區委區政府領導匯報,千方百計整合各方面的資金,把有問題的塘堰全部把它整修好。
主持人:接下來,請問咸安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徐盛斌。您作為一個農業農村局的局長,農民的需求在您心目中應該是怎么去定位它?重要嗎?
徐盛斌:很重要,放在第一位。
主持人:剛才(短片中)帥家新塘的水幾乎見底了。這么重要的一個群體,他們家沒水用了,您作何感想?
徐盛斌:感覺到很痛心。第一個痛心,眼看這幾百畝的水稻正在揚花抽穗的時候,沒水。第二個痛心,這件事老百姓也跟我們的政府部門,特別跟我們農業農村部門也反映了,但是到現在沒解決。
主持人:我們來看一張工單。徐局長,您看了這個12345工單上,在平臺上轉來轉去,無非就是兩個單位,水利(和湖泊)局和農業(農村)局都在互相的推諉。您覺得這個帥家新塘目前出現缺水用的情況,你們有沒有責任?
徐盛斌:有。
主持人:體現在哪些方面?
徐盛斌:不管是職能范圍內還是職能范圍外,我覺得看到老百姓現在比較急,哪怕是再難也要爭取資金,爭取項目,把它修復好,順利地度過汛情、旱情。
主持人:您是急的,可是我們區農業農村局在接到工單,在回復的時候,他們有沒有做到為群眾急之所急?
徐盛斌:說明我們的干部搞工作還是不深不實,然后怕苦叫難,只要找到與政策有一點沒關系的,他們就有一點推諉。也反映了他一個不擔當不作為。
主持人:請問張局長您怎么看?作為水利和湖泊局的工作人員,如此來轉派工單?
張浩業:在接到這個工單的時候,我們確實因為是職能劃轉的原因,這個事情就拖了一下。
主持人:但是作為曾經主導翻修這個塘的主管部門,水利和湖泊局,你們是不是應該也主動問一下?
張浩業:是的,確實缺這個環節,要主動問一下。沒有主動擔當,沒有多走一公里,沒有多說一句話,沒有多問幾個為什么,就缺這個環節。
主持人:您,張局長有沒有去了解一下,目前咸安區像這種有一定問題的需要解決的塘有多少?這是一個。第二個,目前正需要用水,但是又不蓄水的塘又有多少?
張浩業:全區的整個大塘有8020口,我們這幾年整修的有837口,漏(水)的大概還有2口。下一步還要排查,把以前沒搞好的事情,把它結尾,把這個責任,我們主動把它擔過來。
主持人:作為農業農村局的徐局長,目前在服務農民用水灌溉這個最需要急切解決的工作當中,你們應該做好哪些服務?
徐盛斌:首先第一個要解決水源的問題,把水源找好。第二個然后在設備上,我們盡量的滿足,該提水的提水,該灌溉的灌溉。第三個我們全局上下這段時間全部下基層,不要坐在機關,以抗旱為主。
主持人:那么作為咸安區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的丁玲,您認為剛才的水利湖泊以及我們農業農村兩家單位,在解決帥家新塘這個問題上,他們做的怎么樣?為什么會出現短片反映的相關問題?
丁玲:剛才聽了農業農村局和水利湖泊局的回答之后,我感到非常的氣憤。為什么會出現這個問題?就是因為兩個部門相互推諉,踢皮球,而不是同心協力,怎么樣想辦法把當前這個塘無法蓄水的這個問題把它解決好。從表面上看,反映的是我們的干部對這個工作不負責不擔當不作為。但是從更深層次來看,就是我們的干部沒有把“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融入血脈,化為行動。
主持人:對于帥家新塘目前出現的問題有沒有解決的辦法?
丁玲:我認為下一步從這么幾個方面做,第一個“及時改”,就是今天電視問政之后,我將帶領農業農村局和水利湖泊局主要負責同志和施工單位直達現場,了解情況,是什么原因導致這個塘無法蓄水。到現場查看之后,針對這個問題,我們要拿出具體的解決方案,在最短的時間內不惜一切代價把這個問題把它解決好。電視問政之后,召開專題會議,對農業農村局、水利湖泊局和鄉鎮這三家的職責進一步地明晰,建立長效管護機制。第二個就是“全面查”,“全面查”里面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個“查”,我們要對我們全區所有的這種高幫塘,凡是水利(和湖泊)局和農業農村局實施過維修過的這種塘,進行一次全面的自查。第二個就是對工單中反映的問題,兩個部門之間具體是哪些干部承擔工單的職責,在辦理的過程當中存在推諉的行為,我們要進行嚴厲的查處。第三個就是在項目實施的過程當中,看是否存在違規違紀的這個問題,我們一旦發現,必將嚴懲。第三個就是“切實轉”,要求我們農業農村局、水利(和湖泊)局以及我分管區域內的鄉村振興局和林業局,這農口的所有單位,干部們也一定要切實地轉變工作作風,要深入一線,深入現場,深入到農村的角角落落,用真心實意去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用老百姓最終璀璨的笑容來檢驗我們相關部門工作到底做得如何。
主持人:那么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作為區領導,也請您談一談如何更有效地來應對旱情自然災害,更好地服務群眾的生產生活。
丁玲:第一個就是高位推進,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對這一項工作非常重視,也進行了專門的安排部署,成立了專門的領導小組,來落實這一項工作。第二個就是科學的調水,因為目前正值中稻抽穗揚花期以及晚稻幼苗生長期,正是需要水的時候,我們是本著“先生活后生產”的原則,在節約用水的前提之下,想盡一切辦法來幫老百姓調水。我們現在已經采取了一些措施,從四門樓水庫、南川水庫、鳴水泉水庫以及跟王英水庫那邊協調,把水引到我們咸安區這邊來,保證老百姓農田里面能夠有水。第三個加大投入,在當前大旱的前提之下,只要是用于抗旱這一塊的經費的投入,不打折扣,全力支持。第四個就是全面督查,我們區里面已經成立了4個督查組,以4名副縣級領導擔任組長,對每個鄉鎮當前的旱情進行專門的督查,確保我們老百姓反映的一些問題能夠在基層一線得到徹底的解決。
主持人:塘堰作為重要的農業基礎設施,與農業生產、農民生活密切相關。面對持續高溫天氣,整修過的塘堰不能正常的蓄水,莊稼缺水、良田皸裂,群眾望“塘”興嘆、心焦難耐,誰之責?誰之過呢?試想,水利和湖泊部門整修塘堰時,如若能問計于民、問需于民,變“黨員干部端菜”為“群眾點菜”,塘堰蓄水問題是否就能迎刃而解呢;試想,面對群眾反映相關問題時,相關部門如若能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沉下身心化危機、解難題,持續數年的問題是否就能早日解決呢;試想,農業農村部門承接相關職能后,如若能按照“下基層”實踐活動要求,主動了解水情、農情、旱情,部門多跑路、多溝通,群眾是否就能少跑路、降損失?旱情告急!群眾期盼黨委政府早日送來“及時雨”,而非推諉扯皮誤農時!當前,全市上下正在深入開展“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各級黨員干部要真正沉下身心,以民為師,把下基層變成查找差距、完善思路的過程,把下基層變成明確方向、推動發展的過程,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把好事實事辦出溫度力度,把工作做在群眾的心坎上,在基層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以實實在在的成效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主持人:觀眾朋友,以上就是本期節目的全部內容。在今天節目播出之后,我們將會對本期節目所曝光的問題進行持續追蹤,也希望大家繼續關注。
(來源:云上咸寧 編輯:方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