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虎網(wǎng) 作者:金澤
(相關資料圖)
萬事達卡(Mastercard Inc.)一款允許顧客分期付款的新產品正面臨零售商的抵制。
據(jù)知情人士透露,這家支付巨頭已經(jīng)開始告訴商家及其銀行,每當消費者選擇使用新程序時,它將向零售商收取購買價的3%。零售商將自動登記使用萬事達卡新推出的“先買后付”服務,不過他們也有機會選擇退出。
這一價格令美國一些最大的零售商感到意外,其中許多零售商已經(jīng)與信用卡發(fā)行商和“先買后付”提供商分別談判達成協(xié)議,這可能會限制它們向客戶提供競爭性服務。然而,考慮到3%的成本,盡管高于萬事達卡接受信用卡的正常費率,但低于大多數(shù)獨立的“先買后付”供應商的產品收費,其他公司則欣然接受這項新服務。
總部位于紐約的萬事達(Mastercard)負責產品和工程的執(zhí)行副總裁Chiro Aikat在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說:“當所有人都受益時,BNPL的承諾將完全實現(xiàn)——貸款機構、商家,最終是消費者。”“當我們在去年建立我們的程序時,我們有意實現(xiàn)另一種無縫和透明的支付方式,與萬事達期望的信任和安全水平相同。”
這場沖突是零售商與萬事達(Mastercard)及其競爭對手維薩(Visa Inc.)之間曠日持久的糾紛中的最新一幕。根據(jù)行業(yè)刊物《尼爾森報告》(the Nilson Report),商家對接受電子支付的成本越來越直言不諱,僅去年一年,處理費用就飆升至1378億美元。
Afterpay, Klarna
去年,萬事達卡推出了分期付款計劃,以應對消費者對分攤購買費用的興趣激增。麥肯錫(McKinsey & Co.)的數(shù)據(jù)顯示,此前專注于“先買后付”的金融科技公司(如Afterpay和Klarna)已經(jīng)從銀行搶走了多達100億美元的年收入。
當萬事達準備宣布這項新服務時,它已經(jīng)與包括商店卡提供商同步金融(Synchrony Financial)和巴克萊銀行(Barclays Plc)美國卡部門在內的貸款機構合作開發(fā)新產品。他們的想法是,這些貸款機構和其他機構,以及金融科技新貴和提供數(shù)字錢包的公司,將能夠在消費者購買前批準分期貸款,或在結賬時提供選擇。
幾個月后,萬事達卡宣布,包括Walgreens Boots Alliance Inc.、美國航空集團(American Airlines Group Inc.)和Bass Pro Shops在內的零售商同意與萬事達卡合作推出這項新服務。今年6月,科技巨頭蘋果公司(Apple Inc.)宣布將在其新推出的Pay Later產品中使用萬事達卡(Mastercard)。
蘋果公司在其網(wǎng)站上表示:“通過使用萬事達卡網(wǎng)絡,Apple Pay Later只與Apple Pay合作,無需與商家整合。”
不過,據(jù)一些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透露,近幾個月來,其他零售商——包括一些快餐行業(yè)的零售商,以及加油站和便利店——已經(jīng)告訴媒體,他們選擇不提供這項新服務。知情人士說,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這是因為零售商擔心他們的客戶會用分期貸款來支付較小金額的購買。他們不想讓消費者在一罐汽油或一頓飯用完幾個月后就不滿意了。
不過,其中一名知情人士說,萬事達在努力安排新項目的參與者時,并沒有打算針對這類商家。它還為現(xiàn)在購買、以后付款的購買設定了50美元的最低限額,作為保護消費者努力的一部分。
該公司表示,它將列出一份拒絕接受這項新服務的商家名單,但一些零售商對這一想法感到憤怒,擔心這會趕走顧客。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說,萬事達將通知那些零售商退出這項服務的發(fā)卡機構,讓它們不再推廣或授權這些商家的交易。這位知情人士說,當顧客在這些零售商結賬時,數(shù)字錢包提供商不會提供這一選項。
刷卡費
長期以來,萬事達和維薩一直面臨著商家的憤怒,因為它們設定了消費者每次刷卡結賬時向零售商收取的費用。銀行收取這些所謂的刷卡費的大部分,然后將其中一部分交給這兩家支付巨頭。
商家最近在刷卡費之戰(zhàn)中取得了勝利,兩名美國參議員提出了一項法案,允許商家通過其他網(wǎng)絡進行信用卡交易。今年早些時候,Visa和萬事達(Mastercard)推出了一系列取消手續(xù)費的改革措施,引發(fā)零售商的強烈抗議,他們表示,他們已經(jīng)在應對40年來最高的通脹影響。
代表便利店行業(yè)的行業(yè)組織NACS的總法律顧問道格·坎特說:“這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新問題,超出了信用卡的問題。”“這絕對是令人沮喪的根源。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人都不應該被自動選擇擔任任何職務。坦率地說,他們提供的服務對很多零售商來說沒有意義。”
關鍵詞: 分期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