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法院打開的是一扇公正司法的門,那么人民法庭打開的是一扇司法為民的窗。人民法庭不僅是人民法院審判工作的前沿陣地,也是推進社會治理、服務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近年來,柳州市全市所轄的24個人民法庭堅持與轄區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深入推進司法改革,積極推動社會治理,以實際行動詮釋著“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理念。2021年以來,全市人民法庭共收案1.3萬件,結案1.19萬件,其中調解、撤訴共5545件,調撤率、一審簡易程序適用率、法定(第一次)審限內結案率、一審服判息訴率、上訴案件因錯發改率,均優于2021度全區法院平均水平。
A人文關懷溫情司法推進家事審判向人民法庭延伸
近日,融水苗族自治縣融水法庭婦兒維權崗內,法官正在調解一起離婚案件。梁某和妻子共同生育了兩女一男,大女兒只有9歲,但兩人長期各自在外務工,聚少離多,孩子只能跟著奶奶生活。后來,梁某以妻子對家庭和孩子不盡義務為由,訴至法院要求離婚,雙方都爭著要孩子的撫養權。
法官當著原、被告的面,征求孩子們選擇跟哪一方生活。大女兒說希望自己和妹妹跟著媽媽,弟弟跟著爸爸生活,這樣她可以照顧妹妹,也減輕奶奶照顧3個孫輩的壓力。孩子們懂事的話語,讓梁某和妻子潸然淚下,心有感觸。法官趁熱打鐵,以新出臺的家庭教育促進法繼續對雙方進行釋法,原、被告當即表示,一定要互諒互讓,克服自身缺點和當前家庭困難,為孩子們營造一個溫暖幸福的家。
2019年,柳州中級法院在全區率先將家事審判改革向人民法庭延伸推進,實現“市、縣區、鄉鎮”三位一體的家事審判工作機制全覆蓋、全市“本土便民”聯動工作網絡全覆蓋、全市家庭法治教育宣傳全覆蓋。其中,融水法庭在2018年9月成立集中管轄全縣家事(少年)案件的審判庭,布置了具有民族特色裝飾的家少審判場所,引入雙語干警、寨老參與調查、調解,運用民間習俗、村規民約來化解家庭糾紛。
為切實保障留守兒童權益,融水法庭還建立“涉案留守兒童成長檔案”,記錄涉案留守兒童的相關情況,最大限度減少案件審理造成的負面影響,幫助孩子與父母之間繼續維系情感,案后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回訪方式,及時掌握涉案留守兒童的成長近況,督促監護人履行義務。
B優化布局夯實基礎多方聯動強化訴源治理
鹿寨縣的某甲與某乙是叔侄關系,隊里給他們分的林地地界相鄰。甲種桉樹,乙種柑橘。十多年前,一場大火焚燒了這片林地,導致地界難以分辨,雙方遂產生矛盾,村委多次現場調解均無果。2021年9月,鹿寨縣平山鎮訴源合作工作站接到矛盾排查信息后,核心成員“老師父”團隊聯系了中渡法庭,決定共同合力解決這近10年之久的叔侄山林地劃界糾紛。
為了更好地查明事實,通過走訪調查了解到甲種桉樹未用機械耕作,而乙曾種過柑橘大了才砍掉,那么必有果蔸存在。隨后,由“老師父”團隊主調,法庭、村警相互配合,眾人挖土用果蔸“說話”定界中心,不到一小時,雙方達成和解協議。
群眾的需求在哪里,人民法庭的司法服務就跟進到哪里。柳州中級法院要求全市人民法庭加強與當地村委、社區、鄉鎮聯系溝通,協助排查處理矛盾隱患。同時,在法庭立案窗口設置訴前輔導員,并積極采取委托調解、行業調解等形式,引導當事人選擇最適宜的方式解決糾紛。
在沒有法庭的鄉鎮或人員糾紛較多的村,柳州中級法院合理設置巡回辦案點,開展“五零”村屯、社區的創建工作,積極參與訴源治理,柳北法院沙塘法庭、柳江法院穿山法庭還在轄區工業園設立法官工作室和巡回辦案點,重點處理工業園區企業在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及生產經營中發生的各類糾紛。
2021年以來,柳州全市人民法庭轄區萬人成訟率為40.9,低于全區水平。自2021年10月以來,全市人民法庭新收案件數為4191件,同比下降29.49%。
C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依法審理新業態糾紛案件
“原告請求雙倍返還定金40萬元并解除買賣合同,被告提起反訴,請求原告賠償部分掉果和爛果的經濟損失67萬元,而且雙方都做了財產保全。”面對這個復雜的案子,柳城縣東泉法庭法官羅冠龍一度犯難。為查明案件事實,羅冠龍帶著審判團隊多次前往農業技術推廣站和果園,進一步了解蜜橘掉果和爛果的原因。
原來,果商為了盈利,在市場景氣時就催促果農采摘蜜橘裝車發貨,在價格下跌時又想拖一拖、等一等。果農為了挽回損失,就把本該交付給果商的蜜橘轉售給他人,以防變質造成損失。“原被告雙方都是多年的生意伙伴,要找個臺階給對方下,工作就好做了。”按照“能調則調,當判則判”的原則,法官耐心做雙方的思想工作。在法官和特約調解員共同努力下,原被告最終達成和解。
近年來,柳州全市人民法庭積極參與和創新城鄉基層社會治理,因地制宜打造家事(少年)、金融商事、園區企業、環境資源保護等專業特色法庭,有效服務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依法妥善處理涉及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農業農村發展要素保障、城鄉經濟循環、婚姻家庭鄰里、拆遷征地等案件,依法審理鄉村旅游、休閑農業、健康養老等涉農新業態糾紛案件。
柳江法院三都法庭以轄區特色蔥花產業為基礎,打造“蔥滿幸福”文化品牌,重點維護家庭和睦,開展聯動合作,推進轄區訴源治理。鹿寨法院中渡法庭結合轄區生態資源、景區旅游優勢,在響水風景區、香橋巖地質公園及黃冕古賞河水資源自然保護區新增了旅游及環境資源保護巡回審理點,聯合調處化解涉旅游、環境資源糾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著力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嵌入到基層社會治理最前端。(記者:王春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