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成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帶領村民種糧增收

發布時間:2022-04-22 11:34:36  |  來源:大眾日報   

“去年,村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實現總收入280萬元,利潤92萬元,給村民每畝土地保底分紅700元,剩余盈利用于農業再生產、村民福利、征信表彰等。”榮成市滕家鎮東灘郭家村村委會主任郭華勝說,村集體收入多要得益于村級規模種糧。

幾年前的東灘郭家村是個經濟薄弱村,集體收入僅為3萬元,青壯年勞動力都進城打工,大量土地撂荒。2015年9月,村黨支部成立了東灘農機專業合作社,先后購置了41臺套大型耕種機械,流轉了全村95%以上的土地。“農業生產實現全程機械化,解決了勞動力不足的難題;種糧實現規模化,土地不再撂荒了,產量更高。”郭華勝說。

在滕家鎮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聯合體的統一管理下,東灘農機專業合作社不僅服務本村,還為周邊村的2053畝土地提供全程代耕代種服務,為2791畝土地提供農資、植保、統防統治、糧食烘干等環節的半程托管服務。西仙王家村也曾因勞動力不足而土地撂荒,如今該村的459畝土地交由東灘農機專業合作社全程代耕代種。“村民只管每年拿地租就行,其他啥都不用管。”仙王家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韓玉珊說,“土地被有效利用了,產糧多了,村民們也多一份收入。”

經過幾年的探索實踐,榮成的村級規模種糧逐步發展形成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自營種糧、合作社聯合體種糧、社會化服務組織托管種糧等三種模式。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自耕自種經營模式,由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帶領村民種糧,通過統一調配用工、農資、農機等資源,經營成本大幅降低,增收效果明顯;合作社聯合體種糧模式,是由鎮黨委牽頭成立合作社聯合體,將各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納入統一管理,通過“強村帶弱村”,為周邊村提供種糧托管服務,形成種糧聯合體。社會化服務組織托管模式則針對沒有能力種地的村集體,這些村通過購買全程托管社會化服務來實現種糧增收。

“目前,榮成共有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637家,規模種糧達到8萬畝,行政村集體收入全部達到10萬元。”榮成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王高陽說,榮成的村級規模種糧模式逐步發展成為穩定糧食生產、解決土地撂荒、增加農村集體經濟收入的重要抓手和實現路徑,這一經驗也于去年入選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典型案例。

關鍵詞: 集體經濟 鄉村振興 糧食生產 物流基地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20035879號-15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