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凌晨,美聯儲宣布加息75個基點,消息傳出后,衡量美元對六種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下跌0.70%,收于106.4420。昨日上午,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7411元,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大漲320個基點,上漲幅度創2022年6月16日以來最大。
美聯儲加息后美元指數下跌
人民幣匯率開盤走高
美聯儲加息消息發布后,美元指數以下跌報收。截至紐約匯市尾市,1歐元兌換1.0198美元,高于前一交易日的1.0126美元;1英鎊兌換1.2166美元,高于前一交易日的1.2029美元。
昨日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雙雙走高。在岸匯率開盤即拉升35個基點,報6.7534,與此同時,離岸人民幣對美元直線走高收復6.74關口,最高升至6.7335,隨后有所回落。截至10點05分,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分別報6.7450、6.7444。
上半年人民幣匯率表現穩健
下半年仍將保持基本穩定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上周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上半年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在全球范圍內表現穩健。今年以來,受到美聯儲加息、地緣政治沖突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國際外匯市場變化的主線是美元走強,主要非美貨幣走弱。在這個背景下,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出現了貶值,但是與國際主要貨幣相比,人民幣幣值的穩定性比較強,貶值幅度遠小于歐元、日元、英鎊等主要非美貨幣。從匯率預期來看,外匯遠期和期權相關指標顯示,人民幣匯率沒有明顯的升值和貶值預期,市場主體總體保持理性有序的交易模式。
對于下半年人民幣匯率走勢,王春英認為,仍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她具體指出了四方面支撐因素:第一,中國經濟企穩恢復,主要經濟指標向好,產業鏈、供應鏈保持穩定,將繼續發揮支撐人民幣匯率的根本性作用。第二,中國的外貿和外資發展韌性較強,貿易投資等實體經濟層面的資金仍會是流入的基本盤,有助于外匯市場供求的基本平衡。第三,市場主體匯率預期基本穩定,保持“逢低購匯、逢高結匯”的理性交易模式。此外,中國對外資產負債結構不斷地優化,外匯儲備規模保持總體穩定,持續居全球首位,仍然發揮著穩定國家經濟金融安全重要的“穩定器”和“壓艙石”作用。
“當然,人民幣的走勢會受外匯供求和國際金融市場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也可能在短期內有一定的波動,可能有上升、有下降,人民幣匯率還會保持彈性和雙向浮動,總體繼續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王春英稱。
應關注匯率波動
對物價和金融穩定的影響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近日在“2022國際貨幣論壇”上發言表示,要以平常心看待匯率的漲跌。他指出,應關注匯率波動對物價和金融穩定的影響。在匯率浮動的情況下,貨幣政策對于匯率波動是善意的忽視,但是匯率浮動會通過各種渠道對國內的物價穩定、金融穩定帶來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央行的貨幣政策仍然要對由此引發的價格和金融穩定的波動后發制人地采取措施,就像最近歐央行和日本央行擔心的問題是本幣匯率過度疲軟導致疊加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加大了國內的輸入型通脹壓力。到目前為止,歐央行已經采取行動,日本央行還在保持觀望態度。
管濤個人認為,可以研究制定貨幣金融條件指數,既考慮物價、匯率,也考慮資產價格的波動,來反映國內金融條件的松緊。他認為,這樣能更好地應對一個新的開放環境,在開放中提高我們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的能力。
(文/本報記者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