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平打造七個黨建 引領鄉村治理示范鎮(街道)

發布時間:2022-06-28 11:44:33  |  來源:南方日報  

走進開平市長沙街道平原村黨群服務中心,從一樓的辦公區域,到二樓的黨員活動功能區,再到三、四樓的群眾活動區,服務窗口、民主議事室、農家書屋、閱覽室等便民設施應有盡有,展現了基層黨建的新面貌及鄉村振興的新氣象。

平原村黨群服務中心的投入使用,是開平深化黨建引領、促進基層治理效能新提升的典型案例。今年以來,開平市大力抓好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書記工程”,織密基層治理體系,有效提升了鄉村治理效能。在此基礎上,接下來,開平將先行先試,重點打造七個黨建引領鄉村治理示范鎮(街道)、五種鄉村發展示范標桿,持續深入推進廣東省黨建引領鄉村治理試點縣建設。

打造七個黨建引領鄉村治理示范鎮(街道)

今年端午節期間,開平市百合鎮茅岡村舉辦“紅色端午‘粽’香傳情”端午節主題活動,吸引了不少村民參與并獲得首個積分。

“村民們通過參與村級事務管理,可以獲得積分。當積分累積到一定額度,便可以兌換禮品。”百合鎮相關負責人介紹,為著力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百合鎮在茅岡村深化落實農村積分制管理,調動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讓黨員群眾成為基層治理的主要參與者和受益者,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百合鎮的嘗試,是開平積極打造黨建引領鄉村治理示范鎮(街道)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開平市提出,要把長沙街道、沙塘鎮、龍勝鎮、大沙鎮、塘口鎮、赤坎鎮、百合鎮等7個鎮(街道)打造成黨建引領鄉村治理示范鎮(街道)。

在長沙街道,開平將著力深化“四議一審兩公開一監督”制度,完善小微權力清單,促進基層議事辦事規范化科學化,深化“村日”“村晚”和“鄰里節”,進一步拉近鄰里關系,豐富村民文化生活,探索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新機制。

在沙塘鎮,開平將進一步總結疫情防控“敲門行動”等經驗做法,著力深化“結親訪友”計劃,推動機關干部往村里走、往田里鉆,與群眾“結親戚”“交朋友”,構建以人民為中心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格局。

在龍勝鎮,開平將著力深化“總有黨員在身邊”黨建品牌工程,深入推進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工作,發揮無職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激發黨員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熱情,畫好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同心圓”。

在大沙鎮,開平將著力深化“雙培雙帶”工作機制,推動黨建工作與新農村建設互促共贏,發揮農村黨員、村民小組長、村鄉賢在鄉村治理中的積極性,探索“黨組織+村干部+鄉賢理事會”的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新模式。

在塘口鎮,開平將著力深化“兩帶一包”工作機制,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引領作用,完善“德鄰匯”智能化便民平臺,探索共建共享共治的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新路徑。

在赤坎鎮,開平將把赤坎古鎮項目作為民生工程、僑心回歸工程和遺產重生工程建設,把赤坎古鎮項目打造成集華僑文化、鄉村振興于一體的展示平臺,探索項目建設與民生改善同頻共振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模式。

在百合鎮,開平將進一步總結疫情防控“彩虹”工作法,確保疫情防控等基層治理工作有序推進,構建科學高效、快速響應的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工作體系。

五種鄉村發展示范標桿輪廓初現

日前,江門市召開“江門市紅色美麗僑村”工作動員會。會上表彰了2021年“江門市十大美麗僑村”,其中開平市強亞村、蜆岡東和村成功入圍。

華僑世遺,內秀外名。強亞村是中國首個華僑文化的世界文化遺產項目、5A級旅游景區——“開平碉樓與村落”所在地,也是開平打造五種鄉村治理示范標桿的重要載體。

今年以來,開平強化村黨組織對村級各類組織和各項工作的統一領導,以全域黨建地圖3.0版為“作戰圖”,重點打造五種鄉村發展示范標桿,包括紅色示范村、世遺示范村、生態示范村、華僑示范村、優品示范村。

其中,紅色示范村將深挖鄉村紅色資源,把百合鎮茅岡村打造成“開展推動紅色村組織振興建設紅色美麗鄉村”的示范樣板,把塘口鎮以敬村、赤坎鎮中股村和南樓村打造成紅色示范村,發展“紅色+旅游”鄉村業態,串聯形成紅色教育精品路線。

世遺示范村則用好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與村落”,選取區位條件好、碉樓資源豐富的村落,由黨組織牽頭、專業團隊運營、村民鄉賢參與,推動文化遺產保育和鄉村振興,重點把塘口鎮強亞村自力村小組、赤坎鎮蘆陽村三門里村小組、百合鎮馬降龍村、蜆岡鎮長樂村錦江里村小組打造成世遺示范村。

生態示范村將依托豐富自然資源和生態優勢,在大沙鎮實施“雙培雙帶,茶鄉先鋒”黨建工程,重點將大沙鎮黎雄村大塘面村小組、大沙鎮崗坪村、大沙鎮蕉園村打造成生態示范村,并通過鎮村黨組織聯動、專業公司運營、村民入股的形式發展生態旅游產業,帶動村民增收。

以大沙崗坪村為例,該村是開平市最偏遠的山區,村民梁水庭告訴記者,10年前還未大規模發展茶產業時,村民買一斤豬肉都要賒賬。但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如今的崗坪村共有61戶110多人從事茶產業,茶葉種植規模達到3000畝,村民月收入最高可達6000元至7000元。

此外,開平還將積極打造華僑示范村,構建黨委領導下的“統戰+”協同聯動體系,以黨建帶僑建,動員僑賢鄉賢參與鄉村建設,引進華僑文化旅游項目,重點把塘口鎮北義村倉東村小組、赤坎鎮石溪村、蜆岡鎮東和村聯登里村小組打造成華僑示范村。

優品示范村將通過縣鎮村三級黨組織聯動發力,以區域內企業為主體,依托行政區優質產品,培育行政區品牌,探索高質量發展新路徑,把馬岡鎮紅豐村和北湖村、大沙鎮崗坪村打造成優品示范村。

關鍵詞: 鄉村治理 鄉村振興 鄉村產業 營商環境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20035879號-15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