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縣新市鎮新塘村種糧大戶沈年法這幾天特別忙碌,也特別開心。“今年村里改造了4座機埠,承包田的排灌更方便了。”望著綠油油的水稻秧苗,沈年法笑盈盈地說。
“沈年法當種糧大戶好多年了,他不僅承包了新塘村200多畝稻田,還在周邊鄉鎮承包了近2000畝水田種糧。”新塘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許鑫鑫告訴記者,今年村里配合高標準農田建設,在縣水利局的支持下,改造了新建圩、荷蒲圩等4座機埠,總灌溉面積600多畝。由于圩區排灌更方便,進一步帶動了種糧大戶們的生產積極性,全年可增加水稻種植面積216畝。
在鐘管鎮沈家墩村,沈年法同樣承包了200多畝水田種糧,這批水田由北木橋機埠承擔灌溉任務。村委會副主任王海亮告訴記者,機埠改造前,由于灌溉能力不足,一些邊角地帶不能種田,現在通過改造提升,灌溉面積從180畝增加到280畝,按早稻畝產350公斤、晚稻450公斤算,一年可增產稻谷80噸。
龍潭機埠位于洛舍鎮東衡村,灌溉面積達550畝,由于建造早,如今電氣線路都不太好了,為此今年也列入了改造。村水利專管員姚建峰說,今年村里安排了2座舊機埠改造,目前已全部改好,不僅設備得到更新,灌溉能力更強,通往村莊的路也都澆了水泥路,村民的勁頭非常高。隨著政府對糧食的重視,原來一些低洼的桑樹地也推平種糧了。
據了解,今年以來,德清縣把確保糧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糧食生產。該縣水利局積極推進省級水利民生實事,在新市、鐘管、洛舍三個鎮及阜溪街道計劃改造提升27座機埠和1座堰壩,目前工程已全部完工,并通過驗收。
“更新升級的農業灌溉泵站、機埠,不僅加強了農業用水智慧化、精準化計量管理,也用‘高顏值’助力了美麗鄉村建設。”德清縣水利工程管理所所長吳瑋表示,近年來,該縣已完成機埠標準化提升改造45座,打造了一批專業化用水管理主體,很受農民歡迎,為此,德清今年將在改造好27座舊機埠后,再改造提升5座。同時,依托新機埠的數字化技術,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提升種糧收益,確保糧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