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剝離汽車飾品業務后,鈞達股份 (002865.SZ)擬增持捷泰科技,轉型聚焦光伏主業。
6月13日晚,鈞達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參與競買上饒市宏富光伏產業中心(有限合伙)在江西省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轉讓的捷泰科技33.97%股權。標的掛牌底價為10.53億元。
2021年7月,鈞達股份已兩次受讓捷泰科技股份,合計耗資14.34億元,獲得其51%股權。若本次競購成功,鈞達股份對捷泰科技持股比將增加至84.97%。
二級市場上,截至6月14日收盤,鈞達股份報收107.2元/股,當日最高報112.22元/股,創下歷史新高,較去年6月股價上漲約5倍。公司最新市值達151.71億元。
剝離汽車飾件業務轉型聚焦光伏
鈞達股份在轉型之路上加速行駛。
據了解,鈞達股份主營汽車零部件業務,但在近幾年汽車終端銷量遇冷的大環境下,汽車零部件廠家受到較大沖擊,鈞達股份也難以獨善其身。
財務數據顯示,2017-2020年,鈞達股份凈利潤分別為6744.26萬元、4183.17萬元、1722.71萬元和1354.64萬元,呈階梯式下滑。
2021年,鈞達股份決心轉型,瞄上了大熱的光伏賽道。2021年2月,鈞達股份向上饒市弘業新能源有限公司增資1.5億元,增持后公司持有弘業新能源12%的股份,為其第三大股東。
當年7月,公司宣布擬通過江西產交所以支付現金的方式受讓宏富光伏持有的捷泰科技47.35%股權,交易金額為13.31億元;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受讓上饒展宏持有的捷泰科技3.65%股權,交易金額為1.03億元。
根據當時的業績承諾,捷泰科技2021-2023年實現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2.1億元、2.7億元、3.1億元,累計實現凈利潤不低于7.9億元。
2021年,捷泰科技實現營收50.55億元、凈利潤2.25億元,超額完成當期業績承諾。由于捷泰科技自2021年10月1日起納入鈞達股份合并報表范圍,2021年納入合并報表營業收入為16.89億元,凈利潤貢獻4951萬元。
根據鈞達股份年報,2021年,捷泰科技光伏電池片實現營收16.42億元,收入占比已經達到57.34%,毛利率13.14%,已經成為了鈞達股份業績貢獻的主力軍。
可惜的是,雖然積極轉型,2021年,鈞達股份受到汽車飾件拖累,凈利潤依舊虧損1.79億元。不過,公司下定決心徹底剝離汽車飾件業務,在今年一月開始籌劃剝離經營效益較低的汽車飾件業務資產,并通過出售資產回籠資金,進一步集中資源發展光伏電池片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合并捷泰科技,鈞達股份今年一季度業績實現大幅增長,營業收入為20.36億元,同比增長582%;凈利潤為2164萬元,同比增長427%。
捷泰科技大尺寸PERC產能達8.5GW
資料顯示,捷泰科技主要從事光伏電池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擁有一流的生產工藝及國際先進生產設備,憑借著技術創新、科學管理及成本控制的三大生產核心競爭力,主打的PERC、單晶太陽能電池達國際領先水平,獲得ISO9001、ISO14001認證。
此外,捷泰科技在客戶資源方面也具有優勢,其主要客戶均為晶科能源、錦州陽光等世界排名前列的組件廠商。
2021年,雖然面臨原材料供需緊張、價格全面上漲等不利因素,但捷泰科技通過加強原材料采購管理及庫存管理,促進降本增效等方式保證穩定生產,公司新建5GW大尺寸(182&210mm)單晶PERC電池產能逐漸釋放,出貨量持續提升。2021年其大尺寸電池片產量3.04GW,占總產量54%左右。截至2021年末,捷泰科技具備約8.2GW設計生產能力,同比增長77.42%,全年電池出貨量5.7GW,同比增長36.86%。
捷泰科技還在持續擴產。就在2021年12月,捷泰科技與安徽來安汊河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訂投資合作協議,宣布捷泰科技將投資約112億元建設16GW高效太陽能電池片項目。該項目分二期實施,主要生產新型N型TOPCon大尺寸單晶高效電池,首期8GW計劃于2022年投產。
根據5月5日鈞達股份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捷泰科技目前182大尺寸PERC產能大概8.5GW,其中有3.5GW是改造升級的,5GW是去年的6月份達產的最新的PERC產線。另外公司在安徽的滁州正在建設8GW的TOPCon產線預計年內達產。
【資料圖】
此外,通過持續的研發投入,2021年末,捷泰科技累計申請專利137余項,獲得授權專利113余項,其中授權發明專利28項。
此次增持捷泰科技,鈞達股份光伏產業轉型將獲得較大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