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底北京快遞網點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裝袋

發布時間:2022-05-05 15:39:16  |  來源:北京日報  

一年多前,被稱為“最嚴限塑令”的《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發布,對商超、餐飲、快遞等行業提出多項限塑舉措。日前,以此為基礎的2022年度工作要點出爐。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將重點從8個方面深化塑料治理工作,提出23項具體措施。“源頭減量”是今年的治理重點之一,到2022年底,全市快遞網點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裝袋。

社區菜市場塑料袋將集中購銷

一直以來,如何在源頭上控制不可降解塑料袋、快遞包裝袋的使用是減塑的難點之一。北京如何破題?

根據工作要點,今年本市將開展快遞包裝綠色治理,選擇2家左右重點企業,開展可循環快遞包裝規模化應用試點,推廣一批使用方便、成本較低、綠色低碳的可循環快遞包裝產品。按照計劃,到2022年底,全市快遞網點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裝袋、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等,電子運單、瘦身膠帶、循環中轉袋基本實現全覆蓋。

目光再投向電商包裝源頭。本市將推進電商產品與快遞包裝一體化,鼓勵引導商品生產企業、電商企業、快遞企業上下游協同設計生產商品包裝,減少電商商品在寄遞環節的二次包裝,推動包裝“源頭減量”。

“今年還將摸清社區菜市場塑料袋使用情況,推動社區菜市場一次性塑料購物袋集中購銷工作。”相關負責人解釋,這樣一來,就能從源頭上減少不可降解塑料袋的使用。

對于塑料廢棄物規范回收利用,今年將推動一次性快遞包裝物回收利用,鼓勵快遞企業自主回收廢棄包裝物,與商業機構、便利店、物業服務企業等多方共建公共回收平臺。同時,結合可回收物交投點、中轉站、分揀中心設施建設,探索適宜的塑料廢棄物回收模式,提高塑料廢棄物資源化水平。

黨政機關今年帶頭報告用塑情況

今年,北京將開展重點用塑單位報告制度試點,發揮黨政機關帶頭作用,圍繞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和回收情況、減量替代措施等方面,試點開展2022年度黨政機關用塑狀況報告工作,逐步向國有企事業單位推開。

此外,本市還將在連鎖超市、餐飲外賣領域各選取5家單位、電子商務平臺選擇2家單位,圍繞一次性塑料購物袋、塑料連卷袋、一次性塑料吸管、塑料咖啡攪拌棒、塑料餐具(刀叉勺)、塑料餐盒、塑料填充物等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和替代情況,試點開展報告制度,推動企業落實環境保護主體責任。

相關負責人說,北京還將圍繞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一次性塑料編織袋、膠帶的使用量和回收量,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數量和總循環使用次數等,開展2022年度郵政快遞業試點報告工作,基本覆蓋全市各主要快遞企業,帶動行業全鏈條減塑。

此外,北京今年鼓勵相關科研單位、企業集中開展生物可降解袋、農膜等綠色替代產品研發試用;開展河湖塑料垃圾及微塑料污染研究,加強可降解塑料檢測能力建設;鼓勵引導相關行業協會探索建立綠色塑料制品查詢與溯源平臺,適時向社會發布,方便供需對接;持續開展塑料污染治理相關標準、指南等制修訂工作。

大型超市塑料袋一年少用2300萬個

“最嚴限塑令”對商超、餐飲、快遞等行業提出多項限塑減塑舉措。執行一年多,進展如何?

“一年來,本市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全社會參與塑料污染治理的良好氛圍初步形成。”相關負責人說,餐飲、外賣、批發零售、快遞等重點行業積極采取禁限塑措施,源頭減量和替代產品推廣工作取得明顯進展。據不完全統計,京客隆、超市發、物美、永輝、沃爾瑪、家樂福、首航、幸福榮耀等大型超市線下門店2021年塑料購物袋銷售量較2020年減少約2300萬個,同比下降約37%。

“然而,本市塑料污染治理工作仍然面臨諸多挑戰,存在小微主體落實難,部分餐飲企業仍然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不可降解塑料袋,在外賣平臺勾選‘無需餐具’選項后仍會收到一次性餐具等問題,塑料污染治理工作仍處在攻堅階段,不進則退,必須下更大力氣持續推進。”相關負責人說。

為此,今年本市將持續開展禁止生產含塑料微珠日化產品專項執法檢查,開展商場超市、集貿市場、餐飲外賣、電商平臺等領域禁限塑專項執法檢查,嚴格查處違規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的行為,針對賓館飯店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等問題開展專項執法檢查。(記者:曹政)

關鍵詞: 商場超市 集貿市場 餐飲外賣 電商平臺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20035879號-15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