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畝田的稻草如果賣只能賣到幾十塊錢,假如編成草繩出售,能賣到500多塊錢。”4月18日,正在家中用稻草加工草繩的海安市墩頭鎮杜樓村村民秦井文高興地說。
近年來,墩頭鎮不少有經營眼光的農村能人成立草繩專業合作社,帶動村民將稻草加工成草繩,他們買來草繩機發放給周邊農戶,將稻草加工成草繩之后再回收,農村剩余勞動力也能從中獲益。由此形成了草繩加工、收儲、銷售產業鏈,既解決了稻草露天焚燒、亂堆亂放難題,又變廢為寶,促進農民增收,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草繩加工工藝簡單,為不少留守老人和婦女提供了增收機會,他們一天制繩收入有60元左右。目前,墩頭鎮從事草繩加工的村民有5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