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格是城市治理、服務群眾的基本依托和基礎單元。今年以來,我市大力推進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以“網格+”為依托,為城市基層治理探索新路子。
網格化構建更高效基層管理模式
“咚,咚,咚。”一陣敲門聲響起,家住瀍河區機車社區綠洲小區的孫師傅趕緊推開門。看到機車社區第三網格網格員盧洛利正笑吟吟地站在家門口,手里拎著一大捆蔬菜,孫師傅又是欣喜又是感動,將盧洛利迎進屋來。
孫師傅和老伴兒腿腳不方便,時常感到生活力不從心。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盧洛利主動上門提供幫助,還囑咐他們有需求隨時說。
目前,我市網格工作者有千余名。“網格是社區管理服務的最小單元,將人、地、事、物、情全部納入其中進行管理,構建更加科學、高效、多元的基層管理模式。”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說,在我市,網格員要經常入戶,采集居民信息,了解居民需求,并對困難家庭給予特別關注。
“1+X+N”讓社區管理服務全覆蓋
網格雖小,事兒卻不少。自我市基層實行網格化管理以來,網格長、網格員的電話號碼在社區進行公示,網格員每天接收幾百條信息是家常便飯。
“不僅服務精準,還有多重身份。”西工區西工街道市府院社區網格員王小杏說,他們有網格信息采集員、環境衛生監督員、安全隱患排查員、社會矛盾調解員、志愿服務聯絡員等10個身份,職責的設定以居民需求為導向。他們定期在網格內進行實地走訪,通過“走親戚”“拉家常”的方式,解釋各項政策,并在了解居民所需所想、實際困難等后分類建立臺賬。
目前,我市各社區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建立“1+X+N”全覆蓋網格工作架構。其中,“1”指社區黨總支,“X”指X個網格,“N”指N個網格員,通過黨建引領構建起“橫到邊,縱到底,職能到位,責任到人”的全覆蓋管理服務網格。
“網格化管理將服務觸角延伸到家家戶戶,增強響應群眾訴求和為民服務的能力,也有助于大家主動參與到公共事務中來。”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說。
“網格+科技”讓基層治理更智慧
社區居住密度大、人員流動性強,如何更好、更快地為居民提供精準服務?
為喜迎二十大,近日澗西區武漢路街道武漢路社區工作人員在網格智慧管理系統——“智庫”上發布了文藝節目招募令。居民通過手機接收到信息后,紛紛登錄“智庫”報節目。
“‘智庫’不僅是個平臺,而且有海量內容,家有幾口人、有沒有黨員、有沒有車輛、有沒有獨居老人等都在其中。”澗西區武漢路街道武漢路社區黨委書記張靜介紹。另外,居民可在該系統內辦理民政、計生、社保、殘聯等4大類32項公共事務及繳納水費等相關業務。
“‘網格+科技’有助于基層治理觸角延伸到社區的每一個角落、網格的每一處細節。”洛陽理工學院教師成曦說,未來社區管理將以“網格+”為依托,孵化出“網格+服務”“網格+文化”“網格+民生”等多種服務模式,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