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員在交易時間接個人電話且在公共區域做交易,因存在多項業務違規,浙商證券(601878.SH)資管業務收重量級罰單。
日前,浙商證券子公司浙商資管及相關責任人收到浙江證監局開出的罰單,因在投資交易存在缺失、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不健全、對產品估值不合理等違規行為,浙商資管被采取責令改正的監管措施,并暫停私募資產管理產品備案6個月。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隨著資管新規過渡期進入倒計時,券商資管業務快速發展,但存在的風險及漏洞問題也頻頻曝出。
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浙商資管存量資產管理規模1306.03億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主動管理規模917.88億元,占總規模的70.28%,同比提升約13.09%,主動管理能力持續提升。上半年,浙商資管實現營業收入1.97億元,凈利潤2035.41萬元,占浙商證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比例分別為2.76%、2.32%。
但另一方面,自11月以來,包括浙商資管在內,已有八家券商資管業務收到罰單,內控及風險管理問題依舊不容小覷。
一個月內八家券商資管業務被罰
日前,浙商證券披露,公司子公司浙商資管及相關責任人分別收到中國證監會浙江監管局出具的行政監管措施事先告知書,直指浙商資管存在四大問題。
具體來看,浙商資管存在對具有相同特征的同一投資品種采用的估值技術不一致,且對產品持有的違約資產估值不合理,也未按規定向投資者披露相關信息,且其中部分集合產品持續開放申購、贖回的問題。
在投資交易管理方面,浙商資管存在缺失,如交易員及投資經理在交易時間通過個人手機接聽電話,權益交易室攝像監控未覆蓋全面;個別權益交易員在公共辦公區域進行股票交易、擁有查看固定收益交易執行權限。
此外,監管部門還指出浙商資管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不健全。公司內部制度允許向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低于產品風險等級的投資者銷售私募資產管理計劃。此外,公司合規人員配備不足。未設置專職合規人員負責債券交易合規管理,未向異地債券交易部門派駐合規人員。
基于此,浙江證監局擬對浙商資管采取責令改正的監管措施,并暫停浙商資管私募資產管理產品備案6個月(按規定為接續存量到期產品持有的未到期資產而新設產品除外,但不得新增投資;不限制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備案)。公司相關責任人也受到責令處分。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包括浙商證券在內,11月以來,已有八家券商資管業務收到罰單,其中不乏中金公司、申萬宏源等頭部券商,涉及的問題則包括資產管理產品運作不規范、投資決策不審慎等多個方面。
其中,11月5日,中金公司因使用成本法對私募資管計劃中部分資產進行估值,且存在對具有相同特征的同一投資品種采用的估值技術不一致的情況,被北京證監局責令改正。
11月24日,申萬宏源因操作不合規,在未事先取得投資者同意的情況下投資關聯方承銷的證券,未能將私募資產管理業務和其他業務進行有效隔離,估值方式不合理等,被上海證監局出具警示函。
此外,長江證券、國元證券、招商證券、中航證券、華安證券等券商都在11月份因私募資管業務違規收到罰單。
提升主動管理能力適應整改需要
事實上,隨著資管新規過渡期進入倒計時,券商資管業務快速發展,已經成為券商業績的重要驅動力。
以此次被罰最重的浙商證券為例,其資管業務的主動管理能力近年來提升較快。2020年末,浙商資管存量資產管理規模1315.46億元,與前年基本持平;其中主動管理規模達839.21億元,占公司總資產管理規模的63.8%,較年初提高10%,達近三年新高。
“公募固收、公募權益和資產配置類產品管理規模迅速上升,實現翻倍乃至三倍增長。同時,適應資管新規和整改需要,通道中介類產品有序壓縮規模,實現平穩過渡。全年新發產品62只,首發規模超190億元,組織銷售存續產品510億元。”浙商證券在年報中介紹。
今年上半年,浙商證券實現營業收入71.29億元,同比增長58.84%;凈利潤8.78億元,同比增長34.16%。其中,浙商資管作為浙商證券的全資子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97億元,凈利潤2035.41萬元,占浙商證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比例分別為2.76%、2.32%。
截至今年6月末,存量資產管理規模1306.03億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主動管理規模917.88億元,占總規模的70.28%,同比提升約13.09%。上半年新發產品35支,首發規模約117.41億元,其中包括全國首批、浙江首單基礎設施公募REITs——杭徽高速公募REITs基金以及首支TOF產品——上海農商行金惠鋆享1號。
盡管浙商證券方面表示上述所涉產品為部分私募固收類資產管理產品,相關產品經浙商資管前期自查整改均已整改清理完畢。暫停私募資產管理產品備案事項對浙商證券合并收入和利潤的影響極小,不影響浙商證券正常經營活動,但從聲譽及業務開展等方面來看,負面影響猶存。
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公布的2021年三季度證券公司私募資產管理月均規模排名數據,浙商資管私募資產管理月均規模達1001.35億元,在券商中排在第17位。(記者 蔡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