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9日20時15分訊(郭曉彤)12月19日上午8時許,由中國民用航空重慶安全監督管理局、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主辦,重慶市通用航空協會承辦的“巴渝工匠”杯重慶市首屆無人機應用技能競賽在重慶交通大學科學城校區正式開幕。重慶交通大學航空學院院長張銘主持開幕式。
目前,重慶市“巴渝工匠”杯各領域技能競賽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社會知名度越來越高,綜合影響力越來越強,為國家和地方技能人才培養提供了良好的鍛煉平臺。
本次無人機應用技能競賽旨在唱響重慶“巴渝工匠”杯職業技能競賽品牌,以賽促培、以賽促評、以賽促建,大力營造“技高行天下、能強走世界”的濃厚氛圍,為重慶市實施“人才強市”“人才興業”戰略打下堅實基礎。
各方“飛手”拼實力
無人機應用技能競賽震撼開幕
來自全市無人機工程應用領域的60支隊伍、98名選手參賽嚴格按照學校疫情防控要求進入競賽場地,競賽期間將進行無人機農業植保、無人機航拍、無人機航測三個賽項的理論考試和實踐技能競賽。
在理論考試現場,參賽選手拿到參賽序號后,沉著冷靜答題。本次考試為閉卷考試,每個考場都有專業的監考老師進行執紀監督,確保本次理論考試公平、公正、公開。
在實踐操作場地,各參賽選手面對陌生的飛行環境,以扎實的專業水平、嫻熟的操作技能、良好的競賽風貌,完成緊張激烈的角逐,既切磋了技藝、增強了本領,又交流了經驗、增進了友誼。
田中秧農業專業合作社技術管理人員謝元春參與了本次無人機植保賽項,他告訴記者,“本次競賽為我們搭建了一個與同行交流學習的平臺,賽后,我們會將學習到的新技能運用到自己的工作實際中。”
作為一家農業公司,利用植保無人機對農作物進行播種、噴灑農藥等作業,能夠高強度地提升當地農作物種植效率,成本也得到了很大程度地節約。
“運用植保無人機后,我們還與當地農戶緊密對接,讓他們參與到我們的田間管理等工作中,促進當地人的就業,還能一定程度上解決農村丟荒地的問題。”謝元春說。
此外,無人機在“綜合交通”“新興基建”“快速援救響應”等服務國家地方經濟發展、安全穩定、工程實踐應用中日益發揮重要作用。
據重慶交通大學副校長趙明階介紹,重慶交通大學正著力打造“水陸空軌”學科專業布局,也正聚焦通用航空工程應用領域,積極探索“航空+交通”學科交叉融合新途徑、新方式,力爭實現學校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競賽的價值不僅包括比賽本身對于參賽選手實操能力的提升與鍛煉、對于無人機工程實踐應用的思考與探索,更重要的是要以比賽交流、校企合作為載體,探尋傳統高等教育與現代職業教育的最佳結合點,努力探索校企共建、人才共育新模式。”趙明階說。
以賽促學、以賽促教
培養無人機技能人才,弘揚工匠精神
中國無人機已然成為“中國智造”的一張新名片,民用無人機產業持續快速發展,全球無人機市場達到1000億美元規模,國內已經形成了無人機產業的完備產業鏈,重慶作為西部地區創新高地,聚集無人機產業發展新機遇,重慶市政府也發布了無人機產業發展規劃,更廣闊的應用前景需要更專業的技能型人才。
“‘巴渝工匠’杯給選手們提供了一個切磋技藝、同臺競技、展示水平的舞臺。”重慶市通用航空協會秘書長楊斌對此提出三點希望:“希望各位選手‘以賽促學’,勤練本領、提升技能;希望老師們‘以賽促教’,通過大賽交流借鑒,提升無人機應用技術技能,使又專又精的工匠精神在無人機行業得到傳承和升華。”
近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技能人才隊伍的建設,黨的十九大提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
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職建處副處長彭璐表示,為充分發揮技能競賽在促進人才培養、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的重要作用,全市緊緊圍繞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戰略,積極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要求,以提升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為核心,深入實施“巴渝工匠”計劃,著力培養高技能人才隊伍,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的技能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中國民用航空重慶安全監督管理局副書記湯軍表示,無人機是通用航空的一個部分,無論是無人機航測、無人機航拍,還是無人機植保,都是用實際行動在為人民服務。他給參賽選手提出了民航的“三個敬畏”——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指責。
“希望通過這次競賽,大家能夠把‘安全’意識樹立起來,這是應用無人機首要考慮的問題。”湯軍說道:“相信本次大賽的成功舉辦,必將為重慶加強無人機技能人才培養、弘揚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良好社會風氣,加快無人機及航空知識的普及起到積極助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