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趙建濤通過公開競聘,當上了陽泉商業銀行行長,從程序到手續,一切都是“合理合法”。要不是最終案發,人們根本想不到他是山西“德御系”老板田文軍為了貸款方便,在銀行安插的自己人。代價則是給當時陽泉商業銀行董事長李首明送了1800萬。”
2017年8月,山西陽泉商業銀行發布了一則面向全省公開招聘行長的公告,不但要求經驗豐富,身體健康,還要遵紀守法。入選者需要經過資格初審、專家遴選、面試考評、組織考察等環節。
(相關資料圖)
最后獲勝者是趙建濤。
2018年12月29日,山西銀保監局核準了趙建濤任職資格。
從程序到手續,一切都是“合理合法”。這一案例被多家媒體競相報道,作為銀行改革的典型。
2018年,趙建濤還被評為山西省功勛企業家稱號。
要不是最終案發,人們根本想不到趙建濤是山西“德御系”老板田文軍為了貸款方便,在銀行安插的自己人。代價則是給當時陽泉商業銀行董事長李首明送了1800萬。
而當上行長的趙建濤也不客氣,一口氣從方方面面受賄了1.44億,光自己的一套別墅就有2000平方米。
2021年2月,李首明和趙建濤都被提起公訴,雖然目前尚未判決,但是最近披露出來的兩人貪腐細節令人瞠目結舌。
李首明貪腐了1.24億,單獨受賄8235萬,光田文軍一個人就送了6000萬。
李首明還與趙建濤共同受賄4160萬。
董事長與行長不僅僅是上下級,還是“哥倆好”,共同受賄來的錢兩人五五分。
李首明受賄還有個特點,就是來者不拒,最多一筆就收了3000萬,最少的一筆收了一個家裝公司2萬,單筆金額5萬、10萬的也不在少數。
各遂了心愿的李首明和趙建濤,也就為田文軍打開了銀行的大門。
陽泉商業銀行幾乎成了田文軍自家金庫,想貸多少,就貸多少,想以什么名目貸款,就以什么名目貸款。先后從陽泉商業銀行貸款超過百億,這些貸款中逾期金額接近70億。
為了躲避政策監管,“德御系”還成立“技術處”,制作上千枚假公章,偽造各種貸款材料十幾噸。
當然,僅僅到此,違法違規貸款不可能隱瞞如此長時間,向上公關不可少。
早在2017年,陽泉商業銀行就被發現了違規經營票據問題,李首明為逃避處罰,就給當時山西銀監局局長張安順花500萬開了一個茶樓,滿足其退休后發揮余熱的愿望。
最終,如李首明所愿,這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不僅僅陽泉商業銀行這樣的城商行,農商行、村鎮銀行也成了田文軍的目標。
榆次農村商業銀行原董事長曹雙馬就拿了田文軍1725萬,然后通過各種方式給“德御系”貸款108筆,金額達29.87億。
從農商行貸款繞不開省聯社,田文軍就幫助省聯社手握資金運營管理系統主管權的史琴芬的孩子在北京安排了工作,并解決了北京戶口。
史琴芬“投桃報李”,為田文軍打開系統后門,幫助貸款264億。
而田文軍憑借從銀行套取的大量資金,興風作浪,野蠻擴張。
不幸的是,田文軍找錯了“賽道”,竟然想在資本市場一番作為。
行賄掙來的錢,憑本事都虧了。
田文軍自己也成了韭菜,不得不敗下陣來,資金鏈斷裂,曾經龐大的“商業帝國”土崩瓦解。
根據后來調查,田文軍的“德御系”在山西多家金融機構違規貸款達2000多億元,波及全省11個市、50多個縣(市、區)。
也就是說,山西全部11個地級市、117個縣市區中將近一半卷入其中。
田文軍已經儼然一個“編外”行長,在當地金融系統暢通無阻。
最終“德御系”案件查扣違紀違法所得總金額達27.89億元,追繳涉案財物、查封扣押凍結涉案資產共計76.73億元。立案審查168人,包括廳級干部10人、處級干部48人。
山西省聯社原理事長崔聯會,原主任邢亮喜,原黨委專職副書記王忠澤、原黨委副書記王再升、原山西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竟暉紛紛落馬。
落馬后的趙建濤面對鏡頭悔恨不已,“搬石頭砸自己的腳,不要重蹈我這個覆轍,不要走我這個路子。”
趙建濤的“靠山石”
在趙建濤建的2000平米別墅露臺上,經風水師指點專門布置了一塊巨大的“靠山石”。
不知道砸自己腳的石頭,是不是就是這塊“靠山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