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稻田上市:網紅大米被端上資本餐桌

發布時間:2023-10-13 12:00:21  |  來源:產業科技  

來源 | 產業科技

農業+網紅概念,成為當下資本的熱門標的。


(資料圖)

10月12日,十月稻田正式登陸港交所主板。開盤當日最高漲幅達29.8%,以18.84港元收盤,漲幅22.66%,市值201.24億港元。

據悉,在本次IPO中,十月稻田在香港公開發售股份獲約1.31倍超額認購;國際發售部分獲約1.26倍超額認購。按發行價計算,十月稻田通過IPO募集所得資金凈額約7.16億港元。

目前,十月稻田主要提供三類產品,分別是大米產品;雜糧、豆類及其他產品;干貨及其他產品,旗下共有“十月稻田”、“柴火大院”、“福享人家”三大品牌,分別滿足大眾、高端和平價需求。

這個發源于黑土地、帶著網紅光環的廚房主食食品品牌,終于在十月新米季,成功擺上了資本的餐桌。

十月稻田快速發跡的背后,是緊跟消費趨勢、打造農業品牌化、運營精細化的經營策略作為支撐,而靠網紅消費概念起勢之后,緊跟著要面對的便是過于依賴線上店鋪、營銷費用高企,以及線上線下渠道鋪陳失調的隱憂。

鄉土的產品,前衛的網紅

2005年,來自遼寧沈陽一個從事糧食加工家庭的75后的王兵,和妻子趙文君,創立了沈陽信昌糧食貿易有限公司,按部就班地經營著傳統農產品批發貿易。

隨后,王兵一步步將業務重心從東北轉至北京,成立了“十月稻田”和“柴火大院”品牌。憑借極強互聯網嗅覺,和對新消費趨勢變化的敏感,王兵先于行業同行,在電商興起之初,便押注線上渠道。

自2010年入駐京東后,十月稻田在2011年和2013年,分別再與京東和天貓展開合作,又與當當、天貓超市、蘇寧易購、拼多多等平臺簽約,快速布局40余個大型電商平臺,并于2015年和2016年,與每日優鮮,和剛誕生的盒馬鮮生簽訂采購合同。

經過精細化運營,十月稻田已獲得電商平臺的廣泛認可,名列年度京東超市食品飲料年度排行榜暢銷品質榜十強,并在與天貓合作期間獲得天貓杰出合作伙伴獎。截至今年一季度,公司在第三方電商平臺上擁有53家自營店鋪。

十月稻田積極擁抱小紅書、抖音等新渠道。通過KOL或KOC推廣公司的產品、折扣價、折扣方法及其他詳情。截至2023年一季度,公司與多個平臺超過4000名KOL及KOC合作,且其中超過500名擁有超過百萬粉絲人數。同時,公司的自營網店及媒體賬戶擁有2800萬粉絲。

王兵根據80、90后線上消費主力群體的家庭飲食特點,細分化產品線,并以多種不同形式展開營銷活動高效觸達。

如根據獨居年輕人“一人食”的生活方式,推出份量小、質量高的預包裝優質大米。并根據健康膳食的新消費趨勢,推出保留了原料的種皮及胚芽部分、搭配均衡的三色糙米,迅速成為京東平臺銷售收入第一名,在2022年綜合電商平臺的中國糙米類混合雜糧細分類別中排名榜首。

還通過公司品牌日、在微博及小紅書上推出線上活動、在四大核心城市地點和電梯投放廣告等方式,線上線下一體化打造品牌整合營銷活動,在推廣產品、提升品牌知名度的同時,傳遞“再忙也要好好吃飯”的生活理念,加強與消費者的緊密聯系,向消費者傳達品牌價值。

而與明星藝人和各類流行IP的積極聯動,讓十月稻田打造了一系列爆款產品。2021年,十月稻田曾推出《鄉村愛情》聯名款大米,在抖音、微博等平臺引發熱議;2022年,簽約世界滑雪冠軍徐夢桃,成為公司首位品牌代言人。

2022年春節期間,公司開展了以“陪你過年回家”為主題的直播活動,與消費者建立情感聯系。并通過人民網《透明工場》、央視網《超級工廠》節目,以直播的形式全景展現十月稻田五常生產基地的日常生產,展示十月稻田豐收季活動。其中,央視網直播活動同期在線觀看人數突破300萬。

通過產品品牌化、運營精細化的經營策略,十月稻田的銷售業績實現突飛猛進地增長,連續四年東北大米全國銷量領先,擁有8款收入超過人民幣100百萬元的SKU。王兵稱:“第一年是300%的增長,后面基本每年銷售額都保持150%的增速。”

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2年,十月稻田的營收分別為23.27億元、35.98億元和45.33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39.6%;經調整凈利潤分別為2.21億元、2.59億元和3.64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28.3%,凈利率最高達到8%。

2022年,十月稻田在中國大米、雜糧、豆類及籽類的雜貨零售渠道中收入排名第四,按在線渠道銷售收入計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為10.7%。并于歷屆618和雙十一大促的相關榜單上,十月稻田都榜上有名,成為糧油品類中當之無愧的網紅品牌。

捷徑走完,增長隱憂顯現

聚焦線上渠道的戰略方向,讓十月稻田成為2022年中國預包裝優質大米市場收入最高的公司的同時,也為公司埋下了很多不穩定的因素。

一方面,強勢的營銷力度,以及營收過于依賴線上渠道,令十月稻田在流量渠道上投入了過高的營銷費用,盈利能力受到削弱。

2020年至2022年,十月稻田用于平臺營銷和推廣活動的開支高達0.92億元、1.24億元和1.32億元。2022年,公司在銷售及經銷方面的總開支高達3.15億元,銷售人員支出達到了1.43億元,較2020年增長超6倍。而公司廣告及展覽費用占收入的比例,也從2020年的1.9%,增加到2022年的2.9%。

同期,電商平臺收入分別為15.86億元、21.91億元和26.57億元,分別占當期總收入的68.1%、60.9%和58.6%,其后是線上自營店渠道。招股書顯示,來自線上渠道的收入占十月稻田總營收比例達七成以上。

然而,由于市場飽和、競爭加劇,以及平臺服務費上升等因素,近兩年間線上渠道的增速放緩明顯,從2020年的46.8%下降到2022年的15.7%。十月稻田的營收增速,將整體受到影響。

另一方面,十月稻田雖然已經加緊線下渠道鋪陳,但起步較晚,令公司在拓展新增長方面陷于被動局面。

截至今年一季度,十月稻田分別與4個社區團購平臺合作,以利用其廣泛的消費者影響力及倉儲物流服務能力。同時,公司與現代商超渠道和經銷商達成合作,其中現代商超營收占比15.4%,直接客戶占比10%,經銷網絡占比5.3%。

但相對于線上銷售網來說,十月稻田的線下銷售渠道對公司營收的整體影響仍較弱。截至2022年底,十月稻田共有602家經銷商,而同期金龍魚的經銷商數量是7768家,實力相差懸殊。

在意識到自身渠道失衡的弊病之后,十月稻田不得已以下調產品價格,壓縮利潤空間的方式,刺激各銷售渠道消費,提高滲透率。

2020年至2022年,十月稻田大米產品銷量從25.6萬噸上漲至59.43萬噸,但平均售價卻從2020年每千克7.3元,于2021年下調至每千克6.1元。

該舉動直接導致了毛利率和凈利率的波動。2020年和2021年,十月稻田的毛利率分別為17.4%、14.9%,其中大米產品毛利率分別為15.3%、14.1%;凈利率調整后為9.49%、7.19%。而非主營品類的雜糧、豆類及其他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為29.3%、21.8%,反而高于主營的大米品類。

同時,主動放棄了占據大米市場80%份額的散裝大米市場,選擇主營預包裝優質大米賽道,也讓十月稻田損失了巨大的發力空間。

而在競爭格局方面,由于農業產品加工程度低、產品同質化較高、品牌散亂,十月稻田也面臨著同類新興品牌蠶食,和巨頭老品牌擠壓的腹背受敵局面。

雖然在2020年至2022年期間,十月稻田收入年復合增長率為39.6%,在中國前五大廚房主食食品公司中最高,但其市場份額僅為0.2%。

在十月稻田走紅之后,預包裝優質大米賽道涌入一大批如鄒有才、飯大師、五谷宣言、隆平農場等同質品牌;同時,如金龍魚、福臨門等原本就占據線下主流市場的老牌巨頭品牌,也紛紛布局線上渠道,兩者形成合圍之勢,對十月稻田的市場空間進行擠壓。

即便此時十月稻田回頭重拾已放棄的散裝大米市場,又有如中糧集團、豐益國際這樣的行業巨頭橫亙在前,能謀求的生存空間也并不樂觀。

以網紅概念出圈,走出黑土地,走上資本餐桌,捷徑走完之后,十月稻田要面對的便是增長可持續難題。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