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濮振宇 9-10月一直是每年汽車市場的傳統銷售旺季,今年車市也再次顯現“金九銀十”效應。10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9月,中國汽車銷量285.8萬輛,環比增長10.7%,同比增長9.5%,銷量創歷史同期新高。
對于9月車市增長的原因,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國家層面出臺了一系列促消費的政策,地方層面積極響應,相繼制定出臺了發放消費券、購車補貼等措施,加之秋季企業新品集中上市,物流行業企穩回升也帶動了貨車的增長。
(資料圖)
在經營乘用車業務且已披露月度數據的10家A股和港股上市汽車集團中,8家9月銷量同比增長,包括吉利汽車、廣汽集團、長城汽車、東風集團股份、長安汽車、比亞迪、江淮汽車、江鈴汽車;2家9月銷量同比下降,包括上汽集團和賽力斯。
無論從整體車市還是從各家車企的角度,新能源仍是支撐9月銷量增長的最重要因素。更進一步細分,當下新能源汽車增長勢頭更突出表現在插混車型和海外市場兩個維度。除此之外,降價成為了部分新能源轉型遲緩的傳統車企推動銷量增長的關鍵手段。
車市全年銷量有望超歷史峰值
中汽協副總工程師許海東表示,去年6月份燃油車購置稅減半政策出臺,這推動去年7月、8月、9月銷量數據高企,達到20%-30%的增長。因此,中汽協預計今年第三季度行業可能是負增長。而根據目前數據,今年8月、9月都超出了預期。
今年年初,中汽協預計,2023年中國汽車市場將呈現3%左右的增長。而今年1-9月,中國汽車產銷累計完成2107.5萬輛和2106.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3%和8.2%。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我們現在期盼全年會超過歷史的最高(銷量),就是2017年的2888萬輛,有可能達到2900萬輛,這是我們的期待,并且從目前來看,我們認為很有希望。”許海東認為。
從價格上看,35萬元以下的傳統燃油乘用車1-9月銷量全面同比下降,其中20-25萬元區間的同比降幅達17.6%,但35萬元以上的高端車型仍保持增長,同比增幅3.9%。新能源乘用車1-9月僅8萬元以下、25萬-30萬元兩個區間銷量同比下降,其他區間銷量均同比增長。
今年汽車市場的增長,仍然主要靠新能源帶動。1-9月,新能源汽車銷量627.8萬輛,同比增長37.5%,市場占有率達到29.8%。其中,純電動車銷量446.8萬輛,同比增長24.9%;插電式混合動力銷量180.7萬輛,同比增長83%。
與此同時,自主品牌乘用車的市場份額也持續提升。今年1-9月,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989.5萬輛,同比增長21.2%,市場份額達到54.6%,上升6.5個百分點,而德系、日系、美系、韓系品牌乘用車的市場份額分別為18.5%、14.6%、9.2%、1.6%。
不僅是插混車型,出口也成為推動汽車銷量增長的重要因素。今年1-9月,汽車出口338.8萬輛,同比增長60%,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82.5萬輛,同比增長1.1倍。許海東表示,今年中國汽車出口量可能會達到450萬輛,而2017年的出口量只有89.1萬輛。
與國內“插混火爆、純電降溫”的市場格局不同,中國出口的新能源汽車中,純電車型占比不斷提升,插混份額則進一步萎縮。今年9月,純電車型出口同比增長1.2倍,插混車型出口同比下降53.6%。今年1-9月,純電車型出口同比增速也遠超插混車型。
從出口目的地國家來看,今年1-8月,中國傳統燃油車出口的前三大市場分別是俄羅斯、墨西哥和沙特阿拉伯,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的前三大市場分別是比利時、泰國和英國。今年1-9月,整車出口量排名前五的車企分別是上汽(76.1萬輛)、奇瑞(64.8萬輛)、特斯拉(26.5萬輛)、長安(26.1萬輛)、吉利(24.7萬輛)。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近期歐盟宣布將啟動針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中國汽車出海開始面臨新挑戰。
許海東表示,歐盟希望通過一些措施延緩進口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對他們的沖擊,同時留給他們自己的企業一些時間去追趕,“但除非大家都撕破臉,完全禁止,只要按照世貿規則和大家基本公認的國際貿易規則,相信中國車企的出口之路還會繼續發展”。
吉利靠插混、比亞迪、長城靠出海
在9月銷量同比增長的8家汽車集團中,增幅最高的三家分別是比亞迪、吉利汽車、長城汽車。其中,比亞迪9月銷量28.74萬輛,同比增長42.8%;吉利汽車9月銷量17.04萬輛,同比增長31%;長城汽車9月銷量12.16萬輛,同比增長29.89%。
比亞迪9月的銷量增幅,與今年其他月份相比并無明顯差異。9月,比亞迪銷量結構的最大變化在于海外銷量占總銷量比重首次超過10%。今年1-7月,比亞迪月度海外銷量一直維持在1萬-1.5萬輛的水平,今年8月,比亞迪海外銷量首次突破2萬輛,但占比仍然低于10%。
比亞迪是目前海外擴張最積極的中國車企之一。根據官方數據,在東南亞市場,比亞迪BYD ATTO 3(元PLUS)連續8個月(今年1-8月)蟬聯泰國純電動汽車銷量第一;在南美市場,比亞迪位列哥倫比亞1-8月新能源汽車銷量榜第一,8月成為巴西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
吉利9月銷量的增長,則主要依靠插混車型,當月其純電車型銷量僅同比增長9%,但插混車型銷量同比增長132%,達2.07萬輛。在插混車型中,銀河系列銷量1.3萬輛,占比為62.8%。
銀河系列是吉利汽車面向新能源領域打造的一個中高端產品系列,今年5月和9月,銀河系列的首款車型銀河L7、第二款車型銀河L6相繼上市。根據吉利汽車的規劃,銀河系列每個季度將上市一款新車,以快速擴大在新能源領域的競爭力。
長城汽車9月銷量增長主要依靠哈弗品牌。今年1-5月,哈弗品牌累計銷量同比下降1.68%,6月之后,哈弗品牌銷量開始止跌回升。9月,哈弗品牌銷量7.37萬輛,同比增長36.7%,在長城汽車總銷量中的占比超六成。
哈弗品牌的銷量回暖,與長城汽車加速出海不無關系。今年第三季度,哈弗H6、哈弗JOLION、哈弗大狗等哈弗品牌車型在柬埔寨、越南、巴西等國家相繼上市,9月長城汽車海外銷量超3萬輛,同比增長約60%,占總銷量的比重接近四分之一。
在9月銷量同比增長的汽車集團中,東風集團股份并未跑贏大盤。今年9月,東風集團股份銷量20.08萬輛,同比增長0.9%,其中,東風日產、神龍汽車、東風乘用車銷量均同比下降,三家銷量合計7.85萬輛,同比減少3.7萬輛。
東風集團股份9月整體銷量之所以能實現同比增長,最大“功臣”是東風本田。今年9月,東風本田銷量高達7.15萬輛,同比增長63.1%,同比增加2.77萬輛。
東風本田銷量大幅增長,得益于其持續降價的市場策略。第三季度以來,東風本田旗下思域、XR-V燈車型在終端均大幅降價,甚至有經銷商推出了“8.99萬買思域”的促銷政策。在8月的2023成都車展上,東風本田推出2024款XR-V,新車價格比2023款降低1.3萬元。
在9月銷量同比下滑的兩家汽車集團中,上汽集團當月銷量48.21萬輛,同比下降6.75%;賽力斯當月銷量1.79萬輛,同比下降37.93%。
從官方數據看,上汽集團旗下兩大合資車企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以及上汽乘用車,9月銷量狀況都有明顯改善。其中上汽大眾9月銷量同比下降7.83%,降幅比1-8月收窄6.55%;上汽通用9月銷量同比下降10.73%,降幅比1-8月收窄5.12%;上汽乘用車9月銷量同比增長23.37%,增幅比1-8月擴大19.29%。
同時,擁有“神車”宏光MINI的上汽通用五菱9月銷量同比降幅有所擴大,同時押注海外市場的上汽大通9月銷量降幅也達兩位數。在此情況下,上汽集團9月新能源及海外銷量均不樂觀,其中新能源銷量9.35萬輛,同比下降1.94%;海外銷量10.47萬輛,同比下降3.32%。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