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恒心
來源|博望財經
【資料圖】
三沖IPO的量化派因“被監管要求出具補充材料”而再度被打到聚光燈下。
近日中國證監會發布境外發行上市備案補充材料要求公示,對7家企業出具補充材料要求,其中量化派赫然在列,要求其對股權變動、股權架構、員工持股平臺和規范運作共計四項問題進行答復。對此,量化派回應稱,“目前公司IPO在正常推進當中,信息以公開資料為準”。
據悉,量化派成立于2014年,“自稱”是一家中國數字化解決方案提供商,利用技術及應用程序將企業的業務運營數字化,將其業務與互聯網連接、訪問其線上用戶群并優化其業務表現。但從業績占比等表現來看,金融助貸業務始終是量化派繞不開的內核,由此也促成了監管本次對量化派補充材料的要求。
事實上,早在互聯網金融平臺上市熱潮的2017年量化派就遠赴美國開啟IPO,但最終因市場環境原因“折戟”;2022年6月選擇赴港股上市,但因6個月聆訊期過后招股書失效導致第二次失敗;2023年2月再度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申請在香港主板掛牌上市。
時隔7個月,如今卻被要求出具補充材料,這無疑讓量化派本就不順利的上市之路“雪上加霜”。
01
規范運作惹爭議,合規性存疑
這次中國證監會重點關注量化派這么幾點,逐項來看。
第一,關于股權變動,證監會要求量化派說明北京量科邦轉讓量子數科及北京量化派科技股權的對價、定價依據及稅費繳納情況。
第二,關于股權架構,證監會要求量化派說明搭建離岸股權架構及返程投資涉及的外匯管理、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投資、外商投資等監管程序履行情況。
第三,關于員工持股平臺,證監會要求量化派說明員工持股平臺激勵對象的范圍、所持股份比例及定價依據。
第四,關于規范運作,證監會要求量化派說明:首先,量化派助貸業務是否屬于類金融活動、是否涉及個人征信業務服務,是否已取得相關業務資質許可,是否符合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其次,量化派主要境內運營實體開發、運營的網站、APP等產品情況,收集和存儲用戶信息規模、數據收集使用情況,是否存在向第三方提供信息的情形,上市前后個人信息保護和數據安全的安排或措施;最后量化派“羊小咩”等平臺存在大量用戶投訴的原因以及量化派涉及行政處罰情況,是否存在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是否對本次發行上市構成實質障礙。
顯然,對于量化派規范運作方面的關注尤為重要,這也決定著其業務是否合規。
據招股說明書顯示,量化派的數字化解決方案為消費相關垂直行業助力,包括:為金融機構找到符合其貸款申請標準的目標客戶及:為商品供應商及本地商家匹配其目標客戶,賦能商品及服務的銷售。
簡單來說,量化派就是靠助貸業務起家,作為中間服務商對接金融機構和借貸的企業和個人,通過提供定價風險、貸后服務等收取手續費牟利。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于2022年按收入計,量化派在中國場景(提供商本身或其企業客戶的專有應用程序或網站)數字化解決方案提供商中排名第七,占市場份額0.7%。
但值得注意的是,從業績占比等表現來看,量化派的重心始終是金融助貸業務,這也就促成了監管本次對量化派補充材料的要求。
02
2022年增收不增利,行業老大過得并不好
技術進步的同時,消費者的需求也在發生變化,人們需要更加智能化、方便快捷的生活服務平臺,場景化數字解決方案市場快速崛起。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中國場景化數字解決方案市場規模自2018年的253億元增至2022年的688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28.4%,并預計在電商商品及服務在內的第三產業快速增長、云計算等支撐技術的發展及成熟等推動下,將自2023年的994億元增至2027年的2209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22.1%,市場前景廣闊。
資料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
其中,中國場景化數字解決方案市場供應商又可分為按效果付費場景化數字解決方案提供商和非按效果付費場景化數字解決方案提供商,只是前者對智能算法、數據積累及分析有更高的技術要求。
按效果付費場景化數字解決方案的市場規模快速增長,由2018年的12億元增至2022年的53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44.5%,受智能算法進步及企業轉向專注于服務質量所驅動,同期市場份額由4.8%增至7.7%,并預計將自2023年的79億元增至2027年的192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25.1%。隨著按效果付費場景化數字解決方案需求的增加,預計2027年市場份額將達到8.7%。
資料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于2022年按收入計,量化派在中國場景(提供商本身或其企業客戶的專有應用程序或網站)數字化解決方案提供商中排名第七,占市場份額0.7%。
能實現如此成績,與量化派所采取的差異化競爭戰略不無關系。有別于傳統大多數按項目或訂閱付費基礎運營的場景化數字解決方案提供商,量化派按效果付費基礎運營提供解決方案。這種業務模式將收費與解決方案的績效掛鉤,并提供了具有吸引力的商業主張,進一步吸引場景合作方至閉環價值鏈。
但遺憾的是,近年來量化派業績增長疲軟,2022年更是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境。
據招股說明書顯示,2019年至2022年量化派實現總收入分別為3.72億元、1.97億元、3.51億元和4.75億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0.63億元、0.22億元、0.54億元和-28.3萬元,業績由盈轉虧;毛利率也在持續下滑,2022年降至65.8%。針對2022年收入增長,量化派解釋稱,“一方面是由于消費地圖業務增長產生的收入增加,部分被技術設置更新進度放緩導致的金融機構客戶產生的收入減少所抵消;二是2022年商品交易總量增長導致收入增加”。
03
核心產品投訴率居高不下,合規成本高
考慮到中國場景化數字解決方案市場前景廣闊,目前已經有眾多企業開始積極布局,借助先進的科技支撐,打造出新型智能化消費服務平臺,其中量化派信用錢包就是這樣應運而生。
但好景不長,隨著《關于做好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整改驗收工作的通知》等政策的下發,以及監管對信用貸款的監察力度不斷加大,量化派不得不開始轉型,2020年11月將旗下信用錢包轉型為羊小咩,將其定位于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具數字化交易賦能功能的應用程序。
據介紹,羊小咩是以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最新技術為支撐的服務平臺,在精細化運營基礎上,實現了全場景生活消費模式覆蓋,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提高到一個全新高度,有效降低購物成本、時間、精力等決策成本。
從本質來看,羊小咩只是信用錢包換了個名字,仍舊是做的貸款生意。2020年至2022年,量化派透過信用錢包及其接替者羊小咩向金融機構分別推薦約39.3萬名、48.6萬名及11.6萬名終端用戶。截至2022年底,羊小咩提供了超過82.7萬個庫存單位,擁有超過4580萬名注冊用戶。
2020年猝不及防的疫情導致網貸大量逾期,同時在網貸監管趨嚴的環境下,“羊小咩”這樣的網貸平臺越來越難以獲取新增用戶,甚至出現大量投訴現象。
通過在新浪旗下消費者投訴平臺黑貓投訴中檢索“羊小咩”,截至9月26日共計存在近1.3萬條投訴量,消費者投訴問題主要集中在暴力催收、惡意騷擾等。
資料來源:黑貓投訴平臺。
此外,“羊小咩”作為電商平臺,還被投訴存在商品虛假發貨、所買貨物存在質量問題、退款退貨困難等問題。據一位消費者反映,“在平臺購物長期不發貨,催了好幾次,讓申請退款可是申請了也不處理,馬上自動收貨了”。
總之,這都會增加量化派的合規成本。
量化派“帶病”沖刺港交所,能否成功上市尚需市場給出答案,我們拭目以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