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界面新聞從接近央行消息人士處獲悉,為支持消費金融公司、汽車金融公司提高金融服務能力和消費信貸覆蓋面,央行擬大力支持消費金融公司、汽車金融公司發行金融債券和信貸資產支持證券(ABS),募集資金積極開發特色消費信貸產品,滿足居民消費升級需求。
據悉,招聯消費金融、中銀消費金融、中郵消費金融、比亞迪汽車金融等首批8家消費金融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已經與中金公司、中信證券、招商證券等機構溝通了初步意向,預計8家公司金融債券和信貸資產支持證券近期發行規模在500億元左右。后續還將支持更多消費金融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發行。
消金公司發行金融債審批有望放開
界面新聞從業內了解到,消費金融公司日常運營主要通過吸收股東存款、同業借款、發行金融債券、信貸ABS等方式籌集資金,不得吸收公眾存款。長期以來,消費金融公司面臨著融資渠道有限及成本居高不下的問題。
(資料圖)
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中國消費金融公司發展報告2022》指出,在銀行間市場上,消費金公司可以通過資產證券化、金融債、“銀登中心”等方式融資。資產證券化(即發行信貸ABS)及金融債均為標準化的融資工具,融資成本相對較低,期限一般為0.5至3年。
但由于金融債發行門檻較高,目前,行業內達到展業標準的機構數量較少。據界面新聞統計,已開業的31家消費金融公司中,僅8家消費金融公司獲批發行金融債,包括捷信消費金融、招聯消費金融、馬上消費金融、中銀消費金融、興業消費金融、中郵消費金融、哈銀消費金融和中原消費金融。
從發行情況來看,自2016年中銀消費金融發行首單金融債以來,目前僅中銀消費金融、馬上消費金融、招聯消費金融、興業消費金融和捷信消費金融5家消金公司成功發行金融債,規模合計310億元。然而,2021年11月以來,再無消費金融公司成功發行金融債。
監管此次釋放出支持消費金融公司發行金融債券的積極信號,也意味著暫停接近兩年的金融債的審批有望放開。
界面新聞從行業內了解到,目前首批消費金融公司中,已有公司正在籌劃金融債發行事宜。
中銀消費金融方面向界面新聞表示:“近年來央行和監管部門加大對消金行業的各項政策支持,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對消金公司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質量、支持市場消費提升起到良好效果,公司也一直保持對相關政策的高度關注,近期正與相關券商積極溝通公開市場融資工具發行的各項準備工作,如果相關金融債政策放開,公司將積極參與相關發行工作。”
招聯消費金融相關人士介紹,招聯作為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中的頭部機構,近年來已成功發行8期(兩批次)金融債,目前正持續籌備和推進新一期金融債券發行所需的材料和流程,各方面進展較為順利,有望成為消金公司金融債重啟后首批發行機構。
一券商人士表示,消費金融同業資金占總負債比重普遍超過80%,金融債券占比僅為8%。相比短期同業借款,金融債券期限更長、成本更低。支持消費金融公司發行金融債券有助于改善期限錯配、降低融資成本、提升消費信貸供給能力。
有評級機構公司從業者指出,在當前宏觀經濟下行、資本回報率趨勢走低的背景下,行業綜合收益不斷降低,消費金融行業的利潤空間被持續擠壓,客群定位持續上移,不利于促進居民消費提質增效。發行金融債券對于降低融資成本、減輕流動性壓力、促進企業信用資質向好有積極意義。
信貸ABS或將提速
“現在監管釋放出大力支持消費信貸的信號,消費金融ABS發行也有望提速。從整體趨勢上看,消費金融ABS的發行利率也持續走低,長期來看,利好行業良性發展?!币幌鸸緩臉I者對界面新聞指出。
在消費金融公司發行信貸ABS數據方面,2023年以來,無論是注冊額度,還是發行規模,相較2022年都有提速的跡象。
據界面新聞統計,2023年以來,已有4家消費金融公司ABS注冊額度獲批,注冊總金額合計為297億元,超過2022年全年消金ABS獲批注冊額度155億元。截至目前,已有興業消費金融、海爾消費金融、馬上消費金融、湖北消費金融、中原消費金融等5家公司發行了8單個人消費貸款ABS項目,共募得資金合計107.5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3%。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對界面新聞表示,消費金融公司發行ABS,有助于盤活機構存量資產,拓寬融資渠道,有望穩定融資負債成本,提升消費金融機構業務發展能力;同時,ABS有助于豐富市場融資工具,提升市場投融資、資源配置效率,助力行業加快發展。
“從價格的角度來看,即融資利率方面,近幾年整個市場上的融資的利率存在比較明顯的下行,今年融資的利率已經到達一個比較低的位置,在這樣的情況下,其實持牌的消費金公司,能夠以比較低的價格去實現市場化的融資,無論是基于自身的融資需求,還是提前去為未來的信貸擴張做儲備,都可以促使消費金融公司發行更多ABS以實現更多的融資?!毙菆D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黃大智此前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指出,消費金融公司發行ABS掀起熱潮,既有行業的供給性因素,也就是市場的消費金融機構有融資的需求,也有監管鼓勵促消費擴內需的背景。
值得關注的是,近段時間以來,監管多次發聲,鼓勵合理增加消費信貸。
7月18日,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等13部門發布的《關于促進家居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指出,鼓勵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前提下,加強對家居消費的信貸支持,合理確定貸款利率和還款期限,優化審批流程,完善金融服務,推廣線上即時辦理。鼓勵金融機構加強與家居生產企業、家居賣場、家裝企業等合作,為經營商戶和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提供融資支持。
7月31日,國家發改委《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出臺,被業內稱為“促消費二十條”,其中明確提及加強金融對消費領域的支持。引導金融機構按市場化方式,加大對住宿餐飲、文化旅游、體育健康、養老托育、家政服務等的綜合金融支持力度。同時上述《措施》還指出,加大汽車消費金融支持力度,擴大新能源汽車消費。
歷史數據表明,消費信貸對增強消費、促進經濟發展起到積極作用。2023年3月,原銀保監會非銀部在《中國金融》發表的署名文章《引領消費金融公司規范有序發展》中指出:“實證測算表明,引入消費金融產品后,借款人消費金額提升16%-30%,合作商戶銷售額提升約40%,能夠有效打破借款人當期預算約束,助力釋放潛在消費需求,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p>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