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1158萬高校大學生畢業,步入社會的他們對未來的新生活有哪些打算?在提升個人保障方面又有哪些計劃?
近日,中國青年報中青校媒發起了一項2675名大學生參與的保障意識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面對畢業后的生活,職業發展、身心健康、生活保障,成為當代大學生最看重的三件事。81%大學生考慮在畢業后為自己做相關保障計劃,目前已有23%為自己購買了保險。
出生于千禧年的00后們,一直有著“互聯網原住民”的稱號。他們不僅傾向于線上投保,更能接受新潮的AI功能來為自己配置保險。中青報調查顯示,有78%的大學生考慮用螞蟻保“省心配”這樣的專業AI規劃工具,為自己配置人生的第一份保險。
僅二成人為自己配置保險
近年來,一些疾病出現了年輕化的趨勢。據螞蟻保2022-2023年的理賠服務報告顯示,在20歲以下人群保險理賠疾病的排行榜里,出現了腦腫瘤、甲狀腺癌、支氣管肺炎的身影,平均重疾險理賠金額為17.62萬元。
在吉林大學法學專業就讀期間,沙洲目睹了親友罹患癌癥的全過程:在承受巨大的經濟負擔后,依舊醫治無效。“癌癥的突變是防不勝防的,提醒了我關注醫療險和重疾險”。00后杜雨霏在東北財經大學就讀保險學專業,幾年的學習讓她化身“家庭保險規劃師”,為一家三口都配置好了商業醫療保險。
不過,像沙洲、杜雨霏這樣早早配上保險的大學生并非多數。據中青報調查顯示,僅有23%受訪者已經購買了保險,保險配置比例偏低。但有81%的受訪者表示,會在畢業后再配置人生第一份保險,加強保障。
七成人考慮用AI配置保險
保險知識復雜、理解門檻高,依舊讓人存在著不少顧慮。76%受訪者表示不了解保險專業知識;63%受訪者擔心遇到虛假宣傳或不靠譜的銷售人員;46%受訪者擔心會帶來一定的經濟壓力。
針對這些痛點,保險機構嘗試用AI技術來降低門檻。今年4月,螞蟻保推出了首個AI保險規劃師“省心配”,通過獨創的“HRAMM模型”能在30秒內為用戶配置出專業的保險方案。用戶只需動動手指填好信息,就能幫匹配好醫療險、重疾險、意外險、定期壽險等,基本可覆蓋大部分風險。
螞蟻保“省心配”負責人張程也表示,AI配置的方案客觀專業,不受傭金等主觀因素影響,保障覆蓋范圍也更廣。與自行在螞蟻保平臺投保的用戶相比,平均能節約30%的保費。缺少投保經驗的小白用戶,極其容易“買多、買錯、買貴”,專業的AI工具則能幫助用戶避免這些行為。
中青報調查也發現,相比傳統的保險銷售模式,智能的AI推薦更能被00后們所接受。有78%受訪者考慮用螞蟻保“省心配”這樣AI工具來配置保險。在使用螞蟻保“省心配”的用戶中,近四成是95后、00后,在一線至四五線城市均有分布。
南京大學商學院金融與保險學系副教授孫武軍認為,諸如螞蟻保“省心配”這樣AI配置工具的推出,對年輕人和小白用戶友好,降低了用戶的投保門檻,也推動大眾保障意識和實踐的提升,AI投保也或將成為年輕人青睞的主流趨勢。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