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三大變革 突破關鍵在于......

發布時間:2023-09-28 16:55:25  |  來源:澎湃新聞  

中國成為全球車企新老勢力的“絞肉機”:


(相關資料圖)

規模兌現利潤的成本大幅提高,獲取規模的難度也幾何級上升。

伴隨激烈內卷洗牌,很多車企出海尋找更大的生存空間。7月4日,上汽集團在例行海外業務溝通會上爆出“猛料”:隨著今年在歐銷量有望達到20萬輛,上汽已經開始進行在歐洲建廠的選址籌備工作。

中國車企內卷,也讓外資車企進入“困難模式”:

要么不得不撤廠賣地、裁員求生。三菱汽車一邊在中國公司“進行人員結構優化”,一邊加碼印尼工廠投資;斯柯達也正在考慮退出中國市場;廣汽豐田則公告裁員達1000人以上……

要么尋求與中國車企合作,寄望于中國市場的突破。大眾汽車就以15美元每份ADS的價格收購了小鵬汽車約5%的股權。上汽近期也官宣與奧迪達成合作,向奧迪提供智己汽車的電動平臺技術。奔馳中國更把智能化技術交付中國AI企業……

對此,福卡智庫內部文章《汽車行業大洗牌,重塑雙循環格局》指出:

車企洗牌、內卷、出海、尋求新合作模式的背后,根源在于汽車行業迎來新的三大變革:

一是,從市場空間來看,汽車行業主導國變了,從德、日、美等老牌發達國家轉向新興市場。

二是,從技術層面看,“市場換技術”切換“技術換市場”,中國成了汽車技術輸出國。

三是,從產業變局看,全球減碳趨勢改變汽車行業邏輯,新能源成為主流。

面對新的變革,對于國內車企而言,除了彎道超車的時代機緣,車企“內循環”過程中不得不面對急速轉彎帶來的“離心力”,即在不斷的迭代與洗牌中呈現偏態。

同時,需要強調的是,對于國內車企和外資車企而言,都不能忽略一個事實,即:中國是全球汽車產業的“兵家必爭之地”。汽車行業想要穿透“洗牌”與“內卷”,關鍵在于重塑內外雙循環格局,既要立足國內,又能勾兌全球市場、資源。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