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港南沙汽車口岸海嘉汽車碼頭,一批新能源汽車即將裝載。
呂華當攝
【資料圖】
(中經視覺)
最近,長安汽車宣布在泰國投資88億泰銖(約合18億元人民幣),建設一家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生產工廠。同時,比亞迪、廣汽埃安、哪吒等車企也紛紛提出,將加快在東南亞汽車市場的產品上市與投資布局。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專職副秘書長魏文清表示,“東盟已成為中國汽車出口重要的目標市場”。
在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加快,電動化和智能化變革浪潮推動下,中國企業如何抓住機遇,與東盟各國攜手共建汽車產業發展新格局?日前,在2023中國(南寧)—東盟汽車產業合作發展論壇上,與會嘉賓就此進行了研討。
合作潛力巨大
“近年來,東盟國家積極推動汽車電動化,新能源汽車消費需求持續上升,市場潛力巨大。東盟已成為中國汽車‘走出去’的重要目的地。”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長安鐵成表示,除整車出口外,全散件組裝出口、海外建廠、合資合作等多元化模式也在東盟獲得了廣闊發展空間,汽車產業鏈合作共建越發緊密。
東盟是全球第六大汽車市場。去年,東南亞汽車市場總銷量約337萬輛,預計2025年接近400萬輛,被譽為中國汽車品牌“走出去”的藍海。
商務部亞洲司司長王立平表示,去年中國對東盟出口汽車43.7萬輛,同比增長83%,占中國汽車出口總量的13%。對東盟出口零配件達到79億美元,同比增長17.6%,占中國汽車零部件出口總額的9.8%。
值得關注的是,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大力扶持汽車電動化轉型,吸引了上汽、通用五菱、長城等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在東盟當地建廠、當地采購、當地銷售。東盟已成為中國汽車企業海外投資企業最為集中的地區。可以說,汽車領域合作已成為推動中國東盟經貿合作向多領域、深層次、高水平邁進新的動力。
“去年全球商用車銷量為1214萬輛,其中東盟的銷量達106萬輛,占全球總量的9%,超過北美、大洋洲、中南非等市場。”北汽集團副總經理蔣自力認為,東盟穩定的政治經濟發展環境、人口紅利、技術進步加速了商用車產業的發展,為中國商用車企業提供了發展機會,尤其是新能源商用車,有較好發展前景。
挑戰仍有不少
與所有國際市場類似,中國汽車出口東盟不僅有機遇,也有挑戰。
“首先是法規、標準、政策的挑戰。”中國汽車標準化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朱毅表示,由于汽車工業的復雜性及對經濟重要的影響力,東盟國家內部并沒有一套統一的汽車認證制度,而是按照聯合國WVTA體系演化而來,又因地制宜地加入了一些本國元素。
關稅和壁壘容易打破,但技術標準、認證規則很難改變。“我們一定要把當地法規、標準、政策琢磨透。”朱毅解釋,“所謂安全性,就是合規性,到任何一個市場經營都要滿足當地法規、標準和政策要求。只有在安全前提下,才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石永紅認為,當前中國車企出海東盟還面臨市場競爭加劇、技術需持續突破、品牌運營和供應鏈安全等方面的挑戰。
在石永紅看來,日系車在東南亞市場占有率高,是因為日本車企自上世紀60年代起就開拓東南亞市場,經過長期耕耘已將當地建設成為重要的海外生產基地。當前,日本車企不僅在東南亞擁有最大的燃油車產能,且日系供應商在零部件領域也占據著主導地位。
不可否認,在電動化和智能化浪潮引領下,中國汽車品牌的產品力和知名度迅速提升,但品牌的培養和供應鏈的打造是一個長期過程。與會專家表示,中國汽車品牌海外本地營銷體系和售后服務,以及供應鏈的培育才剛剛開始,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此外,區域發展的不平衡性、基礎設施的不足,以及汽車消費偏好不一致也是車企需要面對的問題。中汽中心首席專家、中汽信息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品牌咨詢部部長楊靖舉例說,與泰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較快相比,菲律賓新能源汽車普及率仍然落后。原因不僅包括菲律賓充換電基礎設施匱乏,民用電價較高,而且其消費者對燃油車偏好占72%,動力性偏好短期難以發生質的變化。
先融入再融合
當前,《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已生效實施,標志著全球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區正式落地。RCEP的生效實施,涉及汽車行業生產與制造,以及研發、維修、售后服務和法律咨詢等方面,這些領域也是汽車行業“走出去”所需要具備的。
“RCEP要求各成員的優惠政策保持一定穩定性、持續性,這對中國汽車產業在東盟的本地化發展具有積極推動作用。”廣西大學中國—東盟研究院副院長、文萊研究所所長羅傳鈺表示,中國車企要想在東盟市場有更好發展,安全穩定政策非常重要。在RCEP框架內,中國車企要根據目標國的現實情況、工業化進程,充分利用好關稅優勢,推進本地化發展,聯手打造安全、穩定、高效的本地化產業鏈,進而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力。
考慮到東南亞市場內部的不平衡性,中汽研汽車檢驗中心(廣州)有限公司總工程師付鐵強表示,車企一定要做好業務布局,產能輻射東南亞市場;同時,協同區域資源,建設完整的動力電池、驅動系統、汽車電子等零部件供應配套體系。
出口不等于產品出海。楊靖表示,品牌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一定要了解自己能給當地的消費者、政府、社會提供哪些價值。當前東南亞市場主要還是燃油車的天下,新能源汽車海外運營人才匱乏。常言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對于車企來說,不管是設計、改進產品,還是銷售和服務,都要研究當地的文化和當地人的喜好,而新能源汽車海外經營人才是關鍵,“不能到需要時,才開始培養”。
同時,要“先融入再融合”。楊靖認為,無論是跟當地機構、工會等組織還是跟消費者、媒體等打交道,先融入再融合,障礙就比較小,而不僅僅是解決產品在當地銷售的問題。
“目前泰國前十大經銷商集團里已有3家成為哪吒汽車的合作伙伴。泰國子公司員工本地化程度達到95%以上,滿足當地消費者的需求。”合眾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助理總裁、海外事業部副總裁王成杰表示,“我們在走出去的同時,也通過這種方式融進去,并為海外市場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