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異地出險理賠問題一直困擾著廣大車主,外地的一次小剮蹭,就足以讓車主焦頭爛額。
隨著《通知》的發布,對于北京市和河北省兩地的車主來說,未來得到的將是更便捷高效的車險服務和統一簡便的理賠流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交通事故車險理賠服務一體化方面,《通知》要求保險公司加強內部信息共享和溝通協作,優化理賠流程、提高服務便捷性,利用遠程查勘、在線辦理、與第三方服務機構合作等有效方式為消費者提供異地車險理賠服務,實現北京市和河北省區域內異地出險的車輛,可在承保保險公司北京、河北兩地的任一服務網點高效便捷地辦理保險理賠手續。
事實上,北京市、河北省車險理賠互通的暢想,最早可以追溯到2015年原保監會發布的《關于保險業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彼時提到,要全面建立京津冀三地保險理賠通賠通付制度,優化理賠流程。而《通知》的發布,代表這個醞釀多年的想法在車險理賠方面終于迎來了落地。
“在京津冀保險市場一體化方面,行業已經邁出了比較大的步伐,在機構設立上,已經允許設立的網點在京津冀跨區經營。”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教授王國軍指出,在具體的業務環節,比如說理賠,這屬于京津冀保險業一體化中的一個進程。
王國軍表示,北京市和河北省兩地車險理賠互通,對于消費者來說節省了很多的心力,以往可能兩地就間隔了一條河或者一條線,理賠起來就會比較麻煩,現在就沒有這個問題了。
除了理賠互通,《通知》還督促保險公司加強內部信息共享和溝通協作,提高異地車險理賠服務便捷性,優化交通事故車險理賠異地辦理機制。要求兩地保險行業協會研究逐步統一事故接報案、查勘、定損等車險理賠服務標準,優化理賠材料和流程,以有效推動區域車險理賠服務標準化、規范化。
保定市民王帥的工作地位于北京,但是需要照顧家庭,只能北京、保定兩地跑,因為社保年齡不夠不能參與北京搖號,選擇了冀F保定牌照。王帥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異地理賠有時候需要兩地跑,麻煩不說還耽誤工作,小磕小碰都不想報案。王帥直言:“假如我在北京出險,能夠快速報案、快速理賠,那可真的太方便了,省了很多事情。”
除了理賠服務實現通賠通付,更為便捷和快速的“互碰快賠”服務也有望擴展到整個河北省。
2019年,北京市推出了交通事故“互碰快賠”機制,目的是幫助交通事故快速處理,減少事故雙方的等待時間以及占用道路時間,使車險理賠更加便捷。根據北京銀保監局2022年6月披露的數據,“互碰快賠”“遠程易處理中心”等舉措已服務車主超過200萬人次,減少事故二次占道50%以上,實現平均5分鐘挪離車輛、15分鐘處理完畢,節約擁堵時間約50%,理賠效率提升一倍。
在此次發布的《通知》中提到,未來要實現交通事故“互碰快賠”機制一體化。在具體舉措方面,《通知》要求開展通州區與北三縣“互碰快賠”機制一體化試點,北京及河北省保險行業協會應制定發布通州區與北三縣“互碰快賠”機制一體化的實務細則,建立兩地統一的交通事故“互碰快賠”機制服務標準。
對于通州區與北三縣區域內發生的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關服務標準的交通事故,推動運用北京市道路交通事故警保合作遠程易處理中心、交管12123 App等信息技術手段支持車主現場拍照挪車、自行協商事故責任、分別辦理車險理賠,提高交通事故處理和保險理賠效率,并總結通州區與北三縣試點經驗,適時向河北省全轄區域推廣“互碰快賠”機制。
談及“互碰快賠”機制未來在河北省全面推廣的可行性,王國軍表示,在實施過程中,在技術上和觀念上可能并不存在問題,這樣的舉措屬于北京地區一些創新成果的向外輸出,此類打破地區限制的互通交流,對于車險市場的發展以及整個保險市場的發展都是非常有益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