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新年A股首個交易日,蒙脫石散概念橫空出世。1月3日開盤后,蒙脫石散概念股仟源醫藥、康芝藥業等多股走勢強勁,康芝藥業甚至主動在互動平臺回應稱“目前公司通過外招、從其他基地內部調動員工、調整排班等方式加班生產”。截止收盤,康芝藥業股價大漲19.94%。
從輿論發酵的軌跡來看,此次蒙脫石散的爆紅其實頗有幾分意外。12月31日晚上,一張“關于XBB1.5毒株在美國登頂,大家要屯點蒙脫石散、整腸生、諾氟沙星”的朋友圈截圖突然流傳開來,并一度引發線下搶購。輿論發酵后,多家官方媒體開始發布辟謠信息,明確指出“新毒株XBB主攻胃腸道”等為謠言。專業科普平臺“科普中國”1月2日晚間也發布了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專家的科普文章,呼吁大眾學會辨別信息,不要胡亂吞藥,“不要被網絡謠言迷惑”。不過,雖然有多家主流媒體跟進辟謠,但1月3日市場表現顯示依然有大量資金瘋狂買入蒙脫石散概念股,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筆者認為,從人性的角度來看,在新毒株XBB成為美國等國主流毒株的背景下,部分公眾出于未知的心態,一時盲從于某些謠言是可以理解的。但正所謂“造謠一張嘴,真相跑斷腿”,從1月3日的市場走勢來看,相關傳聞顯然也被資本市場的部分資金所關注到,甚至一定程度上還乘勢“把水攪亂、渾水摸魚”,這是應當引起各方警惕和重視的。
從權威專家的判斷來看,蒙脫石散眼下的熱銷不可能持久。一如不久前疫情管控舉措優化后不少人囤積布洛芬、抗原,但沒過幾天又開始在朋友圈平價出售一樣,大眾很快會發現囤積的蒙脫石散未來大概率“無用武之地”。在各方權威專家的不斷科普下,一時的情緒化搶購熱潮也一定會回歸理性。而且從財務上看,持續幾天甚至一兩周的產品熱銷,也并不能對相關生產企業的業績有明顯的提振作用。這方面,此前最好的例子莫過于布洛芬龍頭新華制藥,12月27日大量資金抽離導致該股當日上演“過山車”行情,連日來股價依然維持下跌態勢。
A股市場各種信息交織復雜,投資者不能被各種各樣的概念迷了眼。去年底“小作文”不斷,游資炒作滿天飛的亂象迄今依然歷歷在目,本次蒙脫石散概念的突然爆紅,其背后是否也有資金在故意放消息坐莊?是否閃現著大股東、市場操縱者等利益集團的身影?在這一點上,市場參與各方都應該有所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