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駕駛時代 車載地圖的變與不變

發布時間:2022-04-14 11:41:57  |  來源:中國網  

智能駕駛的時代正在到來。截至2021年底,我國汽車市場L1-L2級輔助駕駛功能滲透率已經上升至 30-40%區間,10類常見的 ADAS功能中有 5類滲透率超過了 30%。據咨詢機構艾瑞公司測算,2025年我國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90億元。

為了給智能駕駛發展提供基礎支撐,汽車行業在智能駕駛地圖領域爭相投入,特斯拉采用了純視覺感知+實時局部建圖的路線;上汽投資武漢光庭、又收購了中海庭用來布局高精地圖,吉利布局易圖通和億咖通兩家公司;除了車企之外,滴滴、京東、美團等互聯網企業也先后獲得繪制高精地圖的資質,騰訊也推出了專為智能駕駛而生的騰訊智駕地圖。

行業各方將地圖作為新的競爭焦點,一方面是由于智能駕駛時代,對地圖提出了新的要求,帶來了一片新的增量市場。而另一方面,高精度、實時更新的地圖是實現高階自動駕駛的基礎,而自動駕駛又將成為今后汽車的主要賣點之一。

智能汽車時代的地圖之變

智能駕駛功能正處在快速滲透期,人車共同駕駛成為常態,這也意味著新時期的地圖不僅要讓人看懂,提供更加精準、直白的導航指引;還要讓車能夠看懂,為智能駕駛提供基礎支撐。而人車共導的現實需求,意味著車里可能同時存在普通的SD地圖、ADAS地圖、以及高精度地圖三種不同的地圖,這給車載地圖的定位精度、采集制作等提出了新的挑戰。

比如在精度方面,智能駕駛對地圖的精確度要求極高,誤差要控制在亞米甚至厘米級別。傳統的電子地圖導錯了路司機可以自己糾正,最多繞個遠路,然而智能駕駛地圖很多時候是用來指引機器的,如果精度不夠或者出現誤差,就有引發事故的危險。

在數據采集制作方面,從SD地圖到ADAS地圖,再到HD地圖,制作難度和成本節節攀升。尤其是HD地圖,不僅要“高精度”、“大規?!?還要“足夠鮮”。目前,高精地圖的制作多依賴專門的采集車進行數據采集,一輛采集車成本上百萬甚至近千萬,而且需要在全國主要城市路網大面積采集。同時為了保證地圖的精準,要不斷更新數據,保證地圖足夠“鮮活”;目前行業正在探索眾包方式進行更新,將路上的智能網聯汽車都變成數據庫采集節點,但還需要克服大規模數據處理、數據安全合規等困難。

此外,為了在導人和導車之間無縫切換,普通的SD地圖以及用于智能駕駛的ADAS地圖和HD地圖需要流暢的配合。一般來講,SD地圖主要用于給用戶展示路網信息,提供A點 - B點的路徑規劃;而HD地圖或者ADAS地圖負責用精確、豐富的道路數據引導車輛安全行駛,不同的地圖只有緊密配合,才能保證流暢的輔助駕駛體驗。

然而,目前智能汽車中采用的SD地圖,以及為輔助駕駛服務的ADAS地圖或HD地圖,往往來自不同的供應商,三圖數據不同源、更新頻率不一致的現象普遍存在。這會導致車輛在某些支持輔助駕駛功能的路段出現系統自動退出、強迫人工接管等弊端,不但影響用戶體驗,還可能造成安全事故。

三圖數據同源、同步更新

針對智能駕駛時代車載地圖發展的需求與挑戰,騰訊車聯總經理王萬新講道,“首先需要打破原有地圖產品分別在普通導航地圖、高精地圖、ADAS地圖下做數據規劃的現狀,要考慮在一個座艙內,使不同的團隊在一種地圖數據結構下規劃各自的地圖產品;普通導航地圖和高精地圖的日常更新也需要具備一致性?!?/p>

騰訊智駕地圖

去年底騰訊也正式推出了專為智能駕駛而生的騰訊智駕地圖,在同一套高質量基礎數據之上,按照不同的規格生產出SD地圖、ADAS地圖、HD地圖,三圖數據同源具有天然的關聯性,實現同步更新,將為用戶帶來更流暢的駕駛體驗。

在人駕的模式下,智駕地圖不但提供精準的車道級指引,還可以將周圍的路況信息、車流動態直觀展現給用戶,帶來更簡單、安心的導航體驗。在導車時,不同地圖之間協調統一,為用戶提供絲滑的智能駕駛體驗。

另外,騰訊智駕地圖可以靈活適應車企智能駕駛功能發展的不同階段,以及不同車型的差異化定位。例如,在某些車型上可能是標準導航地圖與高精地圖的組合,而在另一個車型上可能是標準導航地圖與ADAS地圖的組合,也可以是三種地圖共同存在,這種靈活模塊化的方式也有助于產品的快速鋪開。

智能汽車時代,給了地圖又一次推陳出新的機遇,行業必將圍繞這張新地圖展開一輪激烈的競爭。這樣的投入,將給用戶帶來更好的產品和服務體驗,為汽車產業帶來長遠的價值和意義。

關鍵詞: 地圖產品 智能汽車WXD ADAS 變與不變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