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智能化是剛需 國產車獲青睞

發布時間:2022-03-04 13:18:57  |  來源:經濟參考報  

新能源汽車熱銷、自主品牌美譽度提升、智能化功能受熱捧……《經濟參考報》記者近來走訪重慶汽車市場發現,新能源、智能化等正成為不少人購車的剛性需求,國產車因性價比突出而受到青睞,汽車消費呈現日趨升級的趨勢,對今年的汽車市場形成有力支撐。

“原先對新能源汽車還存在續航等方面的疑慮,現在顧慮已經完全打消了。”重慶市民楊林日前購買了一款小鵬汽車。他告訴記者,自己購買的是小鵬P7轎跑車型,續航可達706公里,完全能滿足日常使用需求。科技感十足的外觀、暢快的駕駛感受、貼心的車載應用,讓他對這款車“欲罷不能”。

重慶市汽車商業協會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重慶市場1月狹義乘用車銷量達5.75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為到21.3%,而純電動汽車在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占比則達到了68%,且同比增長超228%,發展態勢持續向好。

重慶市汽車商業協會相關人士分析稱,隨著補貼退坡的消息放出,去年底的最后兩個月新能源汽車市場消量大增,從而透支了2022年的部分需求。同時,節后各家新能源車企紛紛宣布漲價,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車意愿。但展望全年,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加速迎來強勢增長,重慶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料將維持較高水平。

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伴隨著智能科技的快速發展,消費者正從對基礎功能的滿足延伸至對科技智能的追求,智能化、網聯化等因素越來越受市場關注,并成為人們選購車型的“決策點”。而在產品端,目前市面上不少量產新車都已搭載

了L2級及以上自動駕駛功能。

正在選購車輛的重慶市民王君告訴記者,他比較看重輔助駕駛功能,這既是對前沿科技的“嘗鮮”,同時也確實能給平時的駕駛助力。“自己平時比較關注汽車新聞,諸如自動駕駛出租車實現商業化運營等,都預示著自動駕駛技術正在加速來臨。”王君說。

此外,在重慶汽車市場,自主品牌車企正借助較高的性價比與豐富的智能化技術,加速拓展市場份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去年自主品牌乘用車累計銷售954.3萬輛,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4.4%,同比提升6個百分點。《經濟參考報》記者走訪長安、長城、吉利等4S店發現,目前國產汽車加快告別“低質低價”形象,正在收獲越來越多的客群。

以長安汽車為例,CS75PLUS、UNI-T等明星車型均集納了大量“黑科技”,成為躋身銷售排行榜前列的爆款車型。今年1月,長安汽車共實現銷售27.72萬輛,同比增長10%,環比更是增長55%。

同樣10多萬元的價格,重慶市民王永輝放棄了某合資品牌車型,選擇了一款長安汽車出產的SUV。他告訴記者,除了不錯的性能指標和大氣的外觀,吸引他的還有這款車的內飾和個性化的技術。

“與進口車相比,在智能技術方面,國產車具有很高的性價比。像360全景影像攝像頭、語音交互等技術的體驗都非常好,APA5.0遙控代客泊車系統也能實現人在車外遙控一鍵自動泊車,這些智能化技術讓用車更加便捷。”王永輝說。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