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立方”變身“冰立方”,首鋼工業遺產化身“雪飛天”,“冰絲帶”的二氧化碳冰面技術、數百輛氫燃料大巴穿梭于賽場……在剛剛落下帷幕的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中國圓滿兌現“綠色辦奧”的莊嚴承諾,北京冬奧會成為迄今為止第一個“碳中和”的冬奧會。
這“綠色”冬奧背后的奧秘則是綠色產業、綠色技術的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成為承擔此次冬奧會交通出行任務的最主要力量,其使用比例為歷屆冬奧會之最。作為此次冬奧會交通保障的主要企業,北汽集團提供了515輛北汽福田歐輝氫燃料客車、330輛北京EU7純電動汽車服務于本屆冬奧會,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戰略,做綠色辦奧的有力支持者。
日前,經北京冬奧會低碳管理報告的第三方核查機構中環聯合(北京)認證中心有限公司評價,北汽集團服務于2022年北京冬奧會及冬殘奧會的純電動汽車及氫燃料客車運營排放,通過使用足量的自愿碳減排交易標準項目(VCS)減排量進行抵消,實現了碳中和。這也是車企首個服務于國際大型賽事交通排放實現碳中和的證書。
綠色技術
賦能低碳出行
2022年2月20日,世界目光再次投向全球首座“雙奧之城”——北京。17天里,一輛輛嶄新的大客車載著運動員往返于比賽場館與奧運村之間。這是由北汽集團為此次北京冬奧賽事提供的氫燃料大客車。相比傳統燃油汽車尾氣中的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和固體懸浮顆粒物等有害成分,氫燃料大客車排放物只有水蒸氣,碳排放量為0。
各國運動員乘坐北汽福田歐輝氫燃料大巴參加北京冬奧會閉幕式
事實上,氫燃料大客車對奧運會來說并不是一張新面孔。早在2008年的北京夏季奧運會,已有3輛來自北汽集團的福田氫燃料電池城市客車亮相。時隔14年,北汽集團共有515輛氫燃料客車投入此次冬奧會服務保障工作中,它也因此成為中國汽車行業第一家服務“雙奧”的大型整車制造企業。
相較以往國內舉辦的各項運動賽事,本屆冬奧會從場館到駐地距離要更長,服務車輛往返穿梭,不僅要保證充足的續航里程,也要保障車內溫度。這款氫燃料客車是北汽福田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專項開發的最新一代燃料電池客車產品,采用150kW大功率燃料電池發動機暨70MPa氫系統,配載全氣候耐極寒動力電池。在冬奧會期間的極寒環境下,這款客車可實現零下30度極寒低溫啟動和零下40度極寒低溫存放和停機自動保護,一次加注氫氣僅需15-20分鐘,續航里程在600公里以上。
根據估算,自1月21日起,福田歐輝純電動客車與氫燃料客車賽事期間累計出車18萬余次,其中515輛氫燃料客車,累計行駛132.52萬公里,約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51噸。而按照12米傳統動力城間客車百公里油耗18升左右計算,一輛福田歐輝新能源客車每天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7.5千克,相當于約13棵50歲大樹一天可吸收二氧化碳的量。這組對比數據凸顯出車輛零排放、無污染、高效節能優點及對體育賽事的綠色助力作用。
與此同時,330輛北京EU7純電動汽車成為冬奧會北京賽區及張家口賽區賽事保障用車。北京EU7是一款中型純電動轎車,配備了60kWh的三元鋰電池組,綜合工況續航里程可達到475公里,并擁有當下消費者較為關注的多媒體交互系統以及多項輔助駕駛功能。此外,這些車輛針對冬奧賽事環境,進行了技術改進,可以保證零下20度的情況下穩定續航451公里-550公里,并確保車內保持20度以上的舒適溫度。
綠色發展
展高質量步伐
不僅車輛是“綠色”的,生產車輛的企業也是“綠色”的。
截至目前,北汽集團已投入數十億元用于開展節能減排工作,建立完善的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綠色管理體系。在碳排放管理方面,自2013年起,北汽集團統一組織旗下9家在京企業每年開展碳核查與碳交易履約工作,并通過市場化手段推動減碳項目。與此同時,北汽集團圍繞綠色制造體系成功完成了13家國家級綠色工廠建設,數量位居中國汽車行業第一。
從制造環節開始,北汽集團就積極推廣綠色基礎制造工藝,按照廠房集約化、原料無害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原則創建綠色工廠,建立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綠色管理體系。以北汽集團最具代表性的新能源產品——極狐品牌為例,其制造商——北汽藍谷麥格納汽車有限公司不斷革新制造技術,投入使用的漆渣處理技術能夠消減危險廢物量1.38千克/臺,消減率約為60%,年消減危險廢物總量達207噸。在涂裝工序上,極狐阿爾法T的噴涂運用了市場上先進的三涂工藝,進一步減少了鋅、鎳、錳等元素的使用,從而有效降低了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放。
藍谷麥格納工廠極狐汽車走下生產線
此外,北汽集團加快綠色科技創新,加大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力度,增加綠色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給,發揮科技創新在工業綠色發展中的引領作用。根據節能環保、新能源裝備、新能源汽車等綠色制造產業的需求,加強產品輕量化、模塊化、集成化、智能化等綠色核心關鍵技術研發,構建支持綠色制造產業發展的技術體系。
近年來,北汽集團與國網電動汽車公司合作,建設濟南、青島換電站啟動運營,在促進車電包與車輛銷售、電池能源包、充換電、綠電交易與智慧能源服務以及資本合作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雙方合作的首座換電站——“濟南1 號換電站”日換電能力可達300 次以上,能參與電網互動與調峰響應。
而在產業鏈末端,北汽集團也把節約資源、保護和改善生態與環境、將有益于消費者和公眾身心健康的理念,貫穿于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北汽集團旗下北汽鵬龍滄州動力電池梯次利用項目,引入行業內上下游優秀企業,包括整車生產制造企業、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企業和二次資源回收企業等合作伙伴,采用國內外先進的技術、設備和工藝,建設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工廠,打造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領域的標桿型產業模式,建立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循環利用平臺,并在全國范圍內推廣。中都物流是北汽鵬龍下屬的專業物流服務平臺,為集團提供整車、零部件的倉儲和物流服務工作。2014年,中都物流提前布局整車多式聯運工作,實現運輸過程中的低碳減排。在過去的8年中,中都物流根據不同品牌的不同運輸需求,結合鐵水運輸的業務特性,完成了全國聯運網絡的統籌規劃和設計,先后開通了多條聯運線路。截至到2021年底,整車聯運共開通475條線路,輻射全國425個城市,全年聯運比例超過40%……
未來,北汽集團將持續以全面新能源化戰略為引領,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戰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爭做引領汽車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的開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