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和節能汽車市場占比瞄準40%

發布時間:2021-11-04 10:43:20  |  來源:羊城晚報  

新能源和節能汽車市場占比瞄準40%

文/ 羊城晚報記者 張愛麗

近日,國務院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方案提出,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逐步降低傳統燃油汽車在新車產銷和汽車保有量中的占比,推動城市公共服務車輛電動化替代,推廣電力、氫燃料、液化天然氣動力重型貨運車輛。到2030年,當年新增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的交通工具比例達到40%左右,營運交通工具單位換算周轉量碳排放強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國家鐵路單位換算周轉量綜合能耗比2020年下降10%。陸路交通運輸石油消費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中國汽車銷量為2531.1萬輛,以此基數計算,2030年新增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的交通工具達到40%左右,即1000萬輛左右。

加速二氧化碳排放逐年下降

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幅攀升。中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以下簡稱“乘聯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1-9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200萬輛,同比增長223%。其中,9月新能源車廠商批發滲透率為20.4%,1-9月滲透率為13.7%,較2020年5.8%的滲透率提升明顯。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當前傳統車與新能源車形成反差,新能源向上,傳統車向下,純電動與傳統車走勢劇烈分化。鑒于當前增速,乘聯會將今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目標提高至300萬輛。

根據此前發布的《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20)》(2020汽車藍皮書),2028年實現碳達峰,2050年實現近零排放,2060年實現碳中和。而針對中國“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以“碳中和”為關鍵詞,提出了“三步走”發展戰略及汽車產業碳減排系統工程的頂層設計和系統謀劃。

值得注意的是,“三步走”發展戰略中提到的碳達峰,要比國家擬定計劃提前兩年。這意味著,汽車行業或將領先其他行業,在2028年后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逐年下降。

據悉,目前國內汽車產業節能減排效果顯著。其中,國內輕量化技術不斷發展,節能汽車技術加速應用,單車降碳取得突破,使得企業平均油耗持續降低。此外,燃料電池車輛和配套設施增長明顯,國內汽車產業電動化轉型布局正在引領全球發展。

沖刺碳達峰40%的分數線

事實上,根據目前各大自主車企發展情況及規劃,要沖刺碳達峰40%的分數線難度并不大。其中,作為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位列第一的比亞迪,今年9月銷量首次突破7萬輛,而前9個月新能源銷量達33.76萬輛,在該企業汽車銷售總量中占比達74.56%。

與此同時,廣汽埃安、蔚來、理想等自主品牌電動車銷量也在快速上升。按長城汽車規劃,2025年將實現全球年銷量400萬輛的目標,其中80%將是新能源汽車。廣汽集團的規劃則顯示,2025年新能源車銷量占該集團汽車總銷量20%,即達到70萬輛左右。

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發展目前遠遠領先合資品牌。乘聯會數據顯示,9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為33%,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為30.5%,但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3%。

根據數據,今年1~9月,大眾在中國市場共交付汽車約255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交付6.96萬輛,占比不足一成。目前大眾正加速在華電動化的步伐,其中國第三座MEB工廠已在安徽開建,預計在2023年投產,該廠未來將擁有35萬輛的產能。

而豐田汽車,其混動車型雖然在中國銷量去年已超過100萬輛,但電動車型發展較慢。為了加快在華電動車的步伐,豐田將采取混合動力,插混、純電動以及氫燃料車等多元化的發展路線。目前,豐田汽車的競爭優勢在混合動力領域。豐田中國方面最近表示,按該企業的測算,3輛混合動力車等于1輛純電動車的二氧化碳減排效果,該企業中國加快發展混合動力的同時,也在推進e-TNGA的純電動專屬平臺的bZ純電動系列,希望以全新平臺的純電動產品撬動中國新能源市場。此外,豐田汽車還表示,要實現“雙碳”目標,一定要電能與氫能齊頭并進,豐田在華正與政府及不同的企業進行積極溝通,推進氫燃料車的發展。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