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辯證理性看待碳達峰碳中和給我國汽車產業帶來的挑戰與歷史機遇。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要堅持穩中求進、統籌兼顧,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9月4日,以“融合 創新 綠色”為主題的第十七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在天津開幕。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風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在開幕大會上作了題為《加快綠色低碳發展 推動雙碳目標實現》的演講。
當前,汽車行業已成為我國溫室氣體排放增長最快的領域之一。2.92億輛的汽車保有量、日益擴大的增量規模,都為實現“雙碳”目標帶來挑戰。“有效控制排放,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是汽車企業必須履行的經濟責任、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這不是一道選擇題,而是一道必選題。”竺延風說。
猶如硬幣的兩面,巨大的挑戰之中更有重大歷史機遇。竺延風指出,推動“雙碳”目標,將加快推動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加快推動企業搶占未來汽車科技發展的制高點、加快推動汽車全產業鏈體系的轉型升級。
“雙碳”時代到來,如何把握并用好這一歷史機遇?“應堅持穩中求進、循序漸進、有序推進的原則,分區域、分階段、分層次有條不紊地推進。”竺延風表示,要針對不同情況,統籌兼顧,差異化地設置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時間表和路線圖,避免簡單地“一刀切”。在此過程中,既要堅持市場化導向,最大限度發揮市場在優化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也要更好發揮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形成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和社會力量協同推進的發展機制。
竺延風強調,要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面入手,降低新能源和傳統能源的成本差距帶來的綠色溢價;要加強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加強對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內容和實現路徑的研究;加強全面統籌和綜合協調,增強政策的系統性、關聯性和協同性,推進全產業鏈綠色低碳轉型;鼓勵和擴大新能源汽車生產和消費,引導建立綠色健康文明的汽車消費理念。
“碳達峰碳中和是一項全局性、系統性、長期性工程,要以汽車企業為主體,全產業鏈、全產業生態共同努力,打好‘協同戰’‘系統戰’。”對此,竺延風指出,汽車企業要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加快推動純電動汽車的發展,鼓勵和推動換電模式的發展,并推動節能汽車、混動汽車和氫燃料汽車等多種技術路線的協同發展。
同時,減排不能只靠整車企業,數量遠遠超過整車企業的零部件企業,在減排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整車企業要強化全產業鏈的低碳研發和減排能力建設,強化供應鏈管理,推動供應商和合作伙伴共同實現整體節能減排目標。立足于全產業生態,還要加強碳足跡管理,降低汽車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包括所用原材料的生命周期、零部件制造、整車裝配和銷售以及報廢、回收和拆解過程等,降低汽車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記者 鄒明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