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汽車業實現一季度“開門紅”

發布時間:2021-04-19 16:52:28  |  來源:山西日報  

今年1-2月,全省汽車制造業增長1.6倍,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4.3倍,汽車制造業入庫稅收同比增長1.47倍——

山西汽車加速快跑

焊裝工廠生產線上,275臺智能機器人伸展著橘色的機械臂,靈活自如地進行著汽車點焊操作,生產線上時不時濺起耀眼的金色火花,一臺臺汽車從零部件到整車,漸漸顯出輪廓……4月12日,山西新能源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吉利汽車山西基地)的焊裝生產車間里,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

在封閉的生產線前,29歲的郭明智認真查看著操作臺上的各項數據,對于和他一樣工作在沖壓、焊裝、涂裝、總裝等4個工藝流程的1000多名一線員工來說,感受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企業發展的不利影響,今年前3個月,供不應求的訂單讓他們個個充滿了干勁。

今年1-3月,山西新能源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吉利汽車山西基地)產銷量為18030臺,產值實現23.5億元,上繳利稅1.09億元,企業生產實現一季度“開門紅”。

不僅是吉利汽車山西基地實現“十四五”企業發展良好開局,大運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成功汽車制造有限公司等汽車龍頭企業同樣取得良好產銷業績。今年1-2月,全省汽車制造業增長1.6倍,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4.3倍,汽車制造業入庫稅收同比增長1.47倍。山西汽車制造業產量實現快速增長,產業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發展的快車道。

齊頭并進開新局

汽車業實現一季度“開門紅”

2011年5月5日,山西新能源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成立。2016年9月,第一臺汽車下線。2017年10月,第一臺新能源汽車下線。“第一臺汽車下線的時候,我們在場的人眼淚都流下來了。”這些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間清晰地銘記在山西新能源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吉利汽車山西基地)董事長劉玉東心里,也銘刻在山西汽車制造業的發展歷程上。

2020年,我省擁有汽車產能31.5萬輛(不計專用車),但受疫情因素影響,汽車行業面臨下行的巨大壓力,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下降62.8%,但前三季度全省新能源汽車制造業投資維持同比高速增長。今年我省汽車制造企業克服去年疫情影響,持續發力,齊頭并進,取得一季度“開門紅”的好成績。

今年一季度,大運重卡銷量實現翻倍增長,創歷史一季度銷量新高,且訂單數量快速增長,增幅位列行業第3位。從區域市場來看,山西區域大運重卡牽引車銷量位居市場第二,部分區域銷量增長達5倍以上。

成功汽車一季度產量與去年全年產量基本持,在海外市場銷售實現翻一番,今年預計全年海外出口3000輛,實現出口額度破億元。

據大運汽車董事長遠勤山介紹,企業產銷同比增長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持續深耕市場,產品持續發力,經過多年的發展,大運重卡已完成卡車全品系布局,車型覆蓋牽引車、載貨車、自卸車、專用車四大車型。車型針對的應用場景多元化,車型也不斷升級換代。二是企業加強網絡布局,實現多點開花,一季度東北、華南、華東等地銷量均實現翻倍增長,真正做到了以山西為中心,輻射全國的網絡布局。三是“終身質保”服務政策持續強化用戶口碑。

發力新能源汽車

打造全產業鏈和產業集群

今年3月份,大運汽車順利中標雄安新區容易線60臺氫燃料重卡項目,計劃在5月底進行產品交付,該批產品的投放將是國內最大的單一批量氫燃料重卡項目,無論對雄安新區的綠色能源項目推進,還是對大運新能源產品的拓展推廣都將起到積極作用。

幾年,我省將新能源汽車產業視為構建多元化中高端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撐,密集出臺了新能源汽車相關政策,扶持省內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壯大。

“這些年,我們得益于省委、省政府,晉中市委、市政府的幫助,尤其是‘無審批承諾制’政策的實施,助推我們在零部件企業落戶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目前已有12家零部件供應商落戶在方圓10公里范圍內,整體布局較為合理,已經形成一定的集聚效應,這對零部件供應保障、產品質量提升、降本增效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劉玉東介紹說。

作為我省14個戰略新興產業之一,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是山西轉化煤電能源優勢,推動焦化副產品綜合利用,推進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和能源革命排頭兵建設的重要產業路徑,對我省轉型升級發展具有較強現實意義。

目前,我省加快推進太原、晉中、長治、運城電動汽車產業集聚區建設,致力于打造高端電動汽車全產業鏈。依托能源企業,憑借吉利、江鈴、大運、成功等汽車龍頭企業在氫能提純、制備、加注、儲運、燃料電池和動力系統及整車制造技術領先優勢,我省正在打造氫燃料電池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吉利電動汽車、甲醇汽車技術國內領先;大運新能源商用車整車技術國內領先,新能源乘用車在智能物聯、動力、舒適、可靠耐久及底盤能達到國內先進水……美錦氫能科技氫燃料電池電堆和大同氫雄云鼎氫能科技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能國內領先。

創新引領產業升級

研發兼顧前沿和本土

目前,吉利汽車山西基地是吉利集團眾多生產基地中生產資質最全的一個,在未來,企業希望依托主營業務,拉動上游、中游和下游產業一同發展,形成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打造千億級汽車產業園區,助力山西經濟轉型高質量發展。

“2021年是管理革新扎根年,2022年是堅守初心突破年,2023是尋找機會轉型年,轉型尋找什么?”對于企業發展方向,劉玉東堅定地說,“我們要實現換道超車,到2023年在甲醇車這一塊蹚出一條新路來,把山西的資源優勢變成能源優勢,能源優勢變成產業優勢,產業優勢變成產業鏈優勢,產業鏈優勢最終變成競爭優勢,那就證明我們成功了,而現在我們離成功還有很大差距。”

大運汽車在技術研發方面則持續加大投入,產品開發以融合創新為重點,以突破技術瓶頸、掌握關鍵技術,持續提升實驗能力為主要方向。在新能源汽車方面,企業目前已具備新能源車型正向開發能力,其中大運自主開發的整車控制器(VCU),適用純電動、燃料電池車型不同技術路線的產品,目前已申報發明專利19項。

大運汽車同樣將目光投向氫燃料汽車,企業與太原理工大學展開產學研合作,目前正在進行的《中型載貨車臺燃料電池動力系統與整車集成技術項目》山西省重大專項,通過整合氫燃料電池載貨汽車設計、試驗、生產等各方面資源,完成氫燃料電池整車實驗室建設及氫燃料電池載貨汽車整車技術臺建設,已申報專利15項,發表論文18篇。

成功汽車非常重視技術研發,緊密跟蹤國內外汽車前沿技術,也注重與山西本地優勢資源相結合。在前沿技術方面,企業著重于氫燃料電池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等研發,本地特色的研發項目主要有純甲醇燃料汽車、甲醇增程式電動汽車以及CNG(煤層氣)汽車等。成功汽車緊跟時代發展需求,對氫燃料汽車、甲醇燃料汽車加大研發力度,組建科研團隊對其關鍵技術進行研究,目前已取得專利40余項。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2月,新能源汽車銷售同比增長6倍,預計到2025年,每年將以30%以上的復合增長率快速發展。面對潛力巨大的海量市場,山西的汽車企業已提前布局、加緊研發,致力于打造企業自身發展新引擎,為全省轉型發展提供更多強勁推動力。(記者 冷雪)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023551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 0 8063 35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