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西安
?與歷史撞個滿懷,讓出游更迫切
距離“甘露之變”遺址572米,這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唐文宗太和九年(公元825年),27歲的唐文宗不甘為宦官控制,與李訓、鄭注等朝臣策劃謀殺宦官,結果事敗,李訓等朝廷重要官員及受牽連者1000余人皆被宦官所殺……”近日,對于計劃前往世界文化遺產項目、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陜西西安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游玩的宋先生而言,“甘露之變”就這樣通過手機被列入出游計劃。
▲網紅明星讓西安大唐不夜城頻上熱搜,拉動西安旅游 (西安大唐不夜城供圖)。
“記得在中學歷史課堂上學過有關甘露之變的晚唐歷史,總覺得與我們極為遙遠。沒想到,它會這么近,這么真切。等到了大明宮,我將行走于歷史事件的原發地,自當別有一番體驗和感觸。”宋先生告訴記者,讓他與“甘露之變”重逢的是一款名為“西安文旅智慧導覽”微信小程序。
原來宋先生在通過小程序了解“大明宮”并規劃游覽線路時,被“附近推薦”所震撼,因為除了相距366米的梨園亭、相距1200米的丹鳳門遺址博物館外,竟然還有相距572米的“甘露之變”遺址。毫無疑問,這一推薦讓宋先生的大明宮之行更為迫切。
記者從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為創新展現西安文化歷史資源、講好西安故事,不久前,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了《按圖索“跡”西安文旅地圖》紙質地圖和線上“西安文旅智慧導覽”小程序,創新服務市民、游客,對城市文化品牌進行創意營銷。在大的歷史脈絡上,地圖和小程序展現了西安山川形勝的城市格局、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以及數千年城市變遷、文明綿延的過程。
“這是西安首次嘗試將深厚豐富的眾多人文典故進行系統研究、整理、論證,通過標注了博物館、旅游景點、美食娛樂場所等600多處坐標的文旅地圖,更好地服務廣大游客。”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道,小程序以線上地圖為主體,既承載常規電子地圖所提供的公共服務功能,又以游戲化設計和AR技術,將虛擬信息與真實世界融合,讓游客穿行在西安街頭巷尾,如同置身盛世長安,步步有故事、處處有文化。
近日,在嚴格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西安一些景區陸續恢復開放。因為自國慶假期后,原本這一人們出游賞秋景的好時節,受到新一輪疫情的影響,不少文旅場所關了門,眾多已經做出出游計劃的游客無奈取消和更改行程。值得欣慰的是,在科技的加持下,“云”游西安或多或少彌補了人們的失望。甚至可以說,在某些方面,比如在歷史文化信息的獲取方面,沒有了人潮洶涌和疲于奔波,“云”游更容易讓游人沉浸于歷史故事及文化氛圍之中,文化獲得感更強。
疫情緊張時,陜西歷史博物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館、漢景帝陽陵博物院等多家位于西安的熱門博物館被迫暫時閉館。但各博物館紛紛利用已有數字資源,因地制宜開展線上展覽展示活動,讓觀眾以“云參觀”“云刷館”,享受文化之旅。
“因為閉館,不能一起玩了,好遺憾啊!”“雖然不能相見,我還可以帶你一起‘云’游博物館,我還有好多有趣的關于文物的小故事想分享給大家聽呢!”“好哇,我已經迫不及待了。”……今年疫情期間,陜西歷史博物館微課堂之“文物里的小故事”正式開講。
記者從陜西歷史博物館了解到,微課堂已先后推出了《小口尖底瓶》《周原鳳雛甲組建筑遺址模型》《錯金杜虎符》等多期“文物里的小故事”。比如,在向網友介紹文物小口尖底瓶時,還以示意圖的形式介紹陶器的制作工藝、小口尖底瓶用途之謎,豐富有趣的互動在網端引發一致好評。
同樣,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在微信、微博、抖音官方號推出“閉館的日常”系列直播,以最親切的方式讓觀眾“云”游博物館。據介紹,“閉館的日常”系列直播有文物修復直播,修復專家講解兵馬俑的保護修復技術;考古區域直播,專家講解考古知識;講解員小姐姐開直播;主播帶領閑游博物院;文創產品背后的故事;珍品文物賞析,專家講解館藏文物。目前,博物館已限流恢復開放,但線上服務依然不減,線上課堂、語音畫冊、智慧導覽、互動體驗等多項服務讓廣大游客輕松且深入地了解兵馬俑和秦文化。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其中有著前人智慧的積淀,更有著今人奏響的樂章。廣大文旅工作者積極作為,不斷加大線上服務力度,讓“云”游西安真切可感,有含量。目前,十三朝古都西安正在通過一場場直播,讓人們領略名勝古跡星羅棋布、稀世文物燦若星辰、金匾丹青賞心悅目、古槐青磚意境深邃的西安之美。
不久前,西安曲江旅游啟動了“云”游西安系列精彩直播,主播帶著大家“云”游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西安城墻、樓觀臺等景區。西安大唐不夜城專屬的“綠馬”“唐富貴”帶著大家線上“云”游不夜城,盡賞盛世繁華。大唐不夜城還啟動了線上購物節,大家可以在抖音直播間和“不倒翁小姐姐”一起打卡老字號,品嘗花式餃子宴,并且購買“綠馬”“唐富貴”等新穎有趣的文創產品。
“云”旅游不僅是旅游業應急管理的創新,而且是旅游服務的充實和豐富。作為體驗方式之一,“云旅游”通過內容營銷,不斷增強著與游客的情感聯系。“云”游西安在將古城的歷史與文化生動呈現的過程中,進一步叫響“千年古都·常來長安”的文旅品牌,在與線下游的互補中,讓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和西安故事遠播全國各地。(記者 秦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