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藥中茅臺”片仔癀再次提價,國內市場零售價格從590元/粒上調到760元/粒,漲幅創下歷史新高。片仔癀為何價格奇高,為何被民眾稱為“神藥”?
“神藥”不能包治百病
(相關資料圖)
一則漲價公告激起千層浪,片仔癀到底是何方神圣?
“大家眼中的‘神藥’片仔癀是我國經典名方之一,擁有悠久的歷史。它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山東省中醫藥研究院專家孫洪福表示。
“我個人覺得,片仔癀并非‘神藥’,也并非神奇到有些網友說的包治百病,起死回生的地步。”孫洪福告訴記者,事實上,片仔癀主要用于熱毒血瘀所致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癰疽疔瘡,無名腫毒,跌打損傷及各種炎癥。病人只有具備了中醫的熱毒、血瘀的證候,才可能需要這種藥物。
“有人把它的護肝功能神化了,這也不合適,它是藥品,不是護肝保健品。事實上,作為藥品,也不是所有肝病患者都適合服用,必須符合熱毒血瘀證,在醫師診治指導下使用。”孫洪福說。
在孫洪福眼中,片仔癀不僅并非“神藥”,在治病過程中,也并非無可替代。他認為,中醫有很多中成藥有類似的功效,或者不同的中成藥組合后就可以有清熱解毒、涼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平替”藥品也很多。
片仔癀漲價,同樣被奉為救命“神藥”的安宮牛黃丸也受到了更多關注。多年來,片仔癀和安宮牛黃丸都頗受民眾追捧,只是一個火在南方,一個火在北方。
“這兩種都是比較知名的中成藥,一個南方受熱捧,一個北方受熱捧,可能和這兩種藥的發明地和當地居民的用藥習慣有關。”孫洪福表示,兩種藥都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但功效又有很多不同。
多年來,有人將安宮牛黃丸稱為能起死回生的“神藥”,稱一粒可救命。
孫洪福告訴記者,安宮牛黃丸除了具有清熱解毒作用,還有鎮驚開竅的作用,可用于治療神昏、中風、驚風、顱腦損傷、重型肝炎、肺性腦病所見高熱神昏,主要作用于腦部。
“這些‘神藥’并不能起死回生,也不能包治百病。”孫洪福說,中醫講究藥證統一,藥對證的才能治好病,如果病證不合,盲目服藥可能損傷身體,甚至威脅生命。
對于“神藥”漲價,孫洪福建議大家要理性對待,不要盲目囤藥,也不要自己亂吃“神藥”,生病時一定要遵醫囑服藥。
“神藥”背后的名貴藥材
一粒漲到760元,片仔癀價格高漲,那么,背后有哪些珍貴材料?
“片仔癀的處方是保密的,從公布的部分藥物來看,里面的牛黃、麝香是比較珍貴的,這可能是影響價格的重要因素。”孫洪福說。
5月9日下午,記者在濟南市歷下區的片仔癀體驗館內發現,因漲價備受關注的片仔癀錠劑被擺放在大門正面的“C位”。
玻璃柜內,展示了多種片仔癀錠劑的包裝,柜臺上,用碟子裝著麝香、牛黃、蛇膽、三七四種名貴藥材,工作人員表示,這些都是片仔癀公開的主要原料模型。
“片仔癀錠劑貴是因為我們使用的是天然麝香等材料。”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店里單粒已經漲到了760元/粒,10粒裝的售價7600元,另外,片仔癀膠囊售價也從708元/盒上漲到了918元/盒。片仔癀不僅價格上漲,供應也比較緊張,“如果是少量購買幾粒,門店能有現貨,要是買得多,就需要等上一段時間,或者提前預約等調貨。”
在濟南一家中醫院,麝香是裝在保險柜中保存的。“太珍貴了,一克一千元。”藥房醫生告訴記者。按這個價格估算,麝香價格是目前黃金價格的兩倍。
絕密配方、稀缺原材料加之歷史悠久的中醫藥的神秘性,或許是片仔癀得以被奉為“神藥”的根源之一。但也有媒體報道,分析人士指出,片仔癀產品的價格,受到原料采購成本、供需關系、市場炒作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市場上對于片仔癀功效的說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片仔癀的估值。
短短21年時間,經典名藥片仔癀錠劑漲價16次,價格漲了640%。
與片仔癀一樣,安宮牛黃丸的價格也多次提價,曾一度高達860元/丸。水漲船高的價格背后,離不開它配方中的天然牛黃、天然麝香、珍珠等稀缺名貴藥材。
據媒體報道,我國對天然麝香實行配額制,片仔癀是2005年全國首批被批準使用天然麝香的藥品。國家要求凡生產銷售含天然麝香成分的中成藥全部實行中國野生動物經營利用管理專用標識制度。未獲得天然麝香使用資格的其他中成藥,改用等量的人工麝香。
和片仔癀一樣,安宮牛黃丸受歡迎的原因也離不開“天然”二字。“雙天然”(天然麝香、天然牛黃)的片仔癀和安宮牛黃丸比“雙人工”更受市場歡迎。
片仔癀和安宮牛黃丸被神化,尤其受到老人熱捧。有的對藥品“狂熱”的老年人甚至把它們當成保健藥時常服用。
“首先我建議不要盲目自己用藥,應當去醫院找有經驗的大夫根據不同病情選擇用藥。如果說非要找相似功效的話,還有連翹敗毒丸、三黃片、活血止痛膠囊等等很多。”孫洪福表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