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較上一交易日調降148個基點,報6.8536。從8月11日以來,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和離岸人民幣兌美元一路震蕩下調。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走低,但對非美貨幣整體繼續處于偏強運行態勢,原因在于近期美元大幅升值,造成人民幣匯價被動走貶。8月15日至24日,美元指數由降轉升,短短8個交易日大幅上揚2.81%,這是同期人民幣兌美元貶值1.94%的主要原因。
事實上,從匯價波動幅度上可以看出,人民幣貶值幅度明顯低于美元升值幅度,韌性明顯,也就是說這段時間人民幣兌歐元、日元等其他主要非美貨幣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升值,整體上處于偏強運行態勢,背后是近期我國出口額保持強勁增長,國內經濟整體處于修復軌道,市場對人民幣穩定預期增強。
8月15日央行下調政策利率,帶動國內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行約10個基點。與此同時,美債收益率上行,中美利差倒掛幅度加大,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近期人民幣兌美元貶值。但從結果來看,這一因素影響程度較小,并未改變人民幣偏強運行態勢,8月降息帶來的中美貨幣政策差異加大,并非近期人民幣走貶的主要原因,這有可能增強后續國內靈活調整宏觀政策的信心。(記者 潘福達)
關鍵詞: 人民幣兌美元 美元匯率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走低 非美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