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肥城市一季度經濟數據公布:實現生產總值207.5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4.78億元,均列泰安市首位。面對復雜形勢,聚焦“做到兩統籌、奪取雙勝利”,肥城創新實干,交出了亮眼成績單。
肥城市圍繞做大做強優勢產業,統籌抓好特色產業,加快布局數字經濟等未來產業,培植壯大主導產業鏈條,全面實行“鏈長制”,打造鏈主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強鏈補鏈“共同體”。
2022年肥城將新增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家以上,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5家以上。“2022年將培育營業收入過400億元企業1家、過20億元企業5家以上。”肥城市工信局局長趙恒軍說。
圍繞重點產業鏈,肥城市金融發展服務部門引導各駐肥銀行籌備51個銀企項目,金額達到122億元,截至3月末,為29家企業授信96.31億元。“目前,重點圍繞泰鵬環保、隆泰金屬等5家已啟動掛牌上市程序的企業,安排專人盯靠,暢通綠色通道,全力推進上市工作。”肥城市金融發展服務中心主任王峰說。
為解決企業招才引智資源分散、各自為戰的問題,肥城在外地建設“市外會客廳”,搭建洽談項目、對接人才的平臺。肥城市科技局局長張鵬介紹,在加大科研扶持力度上,按照企業技術開發合同和技術轉讓合同當年實際發生額的20%給予最高100萬元的補助,有力調動了企業對外招引人才、推動成果轉化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