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基地見證三地青年融合創享灣 南沙打造青春之智

發布時間:2022-05-13 13:48:46  |  來源:南方日報  

“我們提供辦公場地和政策咨詢服務,讓港澳青年拎包入駐、安心創業。”TIMETABLE創始人、廣州南沙粵港合作咨詢委員會香港委員吳嘉惠在南沙創業一年,他相信,南沙將成為港澳青年來穗創業的機遇之城。

創新是南沙青春律動的鮮明底色,開放是南沙青春活力奔涌的熱烈表達。

一個創新創業基地的活力迸發,源于粵港澳大灣區青年融合互促;一批未來新興產業欣欣向榮,源于青年人才的創新動力;一座新興城區日新月異,源于青春氣質注入城市基因。

國家新一輪改革開放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新時代港澳青年實現理想的最大舞臺,南沙以港澳青年工作為突破點,正用青春的姿態作答著新時代新答卷,正以青春之力、青春之智構建著青春之南沙。青春潮涌,既為老城市煥發新活力提供支撐,也為南沙打造國際戰略合作平臺提供持久動能。

灣區之源

一個基地見證三地青年融合

創享灣TIMETABLE粵港澳創新創業基地是由香港青年團隊設計并運營,基地約8200平方米,共306個工位。通過引入港式青創基地的運營管理模式,為粵港澳青年創業者打造活躍的創業社區和生態,提供完善的孵化服務,連接更多港澳年輕人及平臺資源,進一步引入港澳優秀科技創意項目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吳嘉惠告訴記者,作為在南沙創業的香港青年,他很有信心積極推動穗港澳合作,打造一個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樂土,為粵港澳青年創業者建立了一個活躍的創業社區和生態。“這里有完善的創業配套,一流的營商環境。港人子弟學校9月也正式開學,解決了港人家庭子女在南沙的教育需求。”

TIMETABLE粵港澳創新創業基地所在地創享灣,從2021年7月投用至今,已經引進青創項目近100個,其中港澳青創項目59個。在南沙區,像這樣的青創基地已經有10個,累計簽約入駐港澳青創項目團隊超過300個,越來越多的青年人來到這里創新創業、創想未來。

在南沙G-Rocket高諾國際加速器港澳青創基地,香港高鋒集團正謀劃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演藝文化基地,包括為港澳以至大灣區青年提供演藝文化專業培訓,為其創造機會,并建立演藝文化人才庫;同時還將導入金融科技主題,包括跨境支付及結算、保險科技、區塊鏈等主要金融科技產業等。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有青年尤其是港澳青年的參與,才能煥發出勃勃生機,并會為經濟發展過程中眾多難點帶來創意和突破的動力。

愛國之心越來越強,發展機會越來越多,共榮共生理念越來越深。這是南沙利用建設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的機遇,努力將南沙打造成為港澳青年灣區創新創業的首選地和全面融入國家的中轉站的戰略路徑。

何玨蓉是澳門人,從清華大學畢業,也是南沙事業單位首批招錄的港澳居民。在南沙區建設中心工作的她,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第一時間響應報名,參與支援鎮街疫情防控志愿突擊隊。“我對南沙的未來發展充滿期待,也很高興能參與到它的建設發展中來,希望能盡己所能,共同守護這座美麗的城市。”何玨蓉早已把這里當做她的第二故鄉。

團南沙區委書記宋曉冬告訴記者,他們將堅持以港澳青年工作作為重要切入點與抓手,推動“灣區啟夢港”廣州南沙新區支持港澳青年發展全方位一站式服務平臺提質升級,同時進一步輻射粵港澳大灣區,強化青年思想引領,高揚團的旗幟帶領廣大青年緊跟黨的旗幟,發出時代最強音。

如今,南沙與港澳地區172個政府部門、高校、社團、商協會等建立合作協作關系,積極實施“百企千人”實習計劃、“職場菁英”就業見習計劃,推動近2000名港澳學生在南沙實習。如今已有120多個港澳項目入駐南沙。

創新之眼

一批產業見證未來力量

南沙企業小馬智行是一家年輕企業,副總裁莫璐怡也被稱為“中國最強女碼農”。作為南沙青年代表,她與南沙的結緣,起于2018年初小馬智行在南沙的首次無人車試乘體驗。

想起初到南沙時的忐忑,莫璐怡記憶猶新:“那時自動駕駛技術還有爭議,在全國首次開放道路實測,需要極大的勇氣和魄力。”

將項目書遞給區政府的那一刻,莫璐怡心里在打鼓,南沙敢不敢飲下這碗“頭啖湯”?

事實證明自己選對了。作為國內首個自動駕駛公司取得出租車經營許可后,小馬智行與廣汽集團旗下公司深化合作,共建百輛規模自動駕駛出行車隊,并于年內在廣州開啟Robotaxi示范運營。

年輕的產業帶來年輕的企業,年輕的管理人循平臺和機遇而來。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南沙聚焦現代海洋科技、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等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青年力量讓戰略新興產業欣欣向榮。

廣州因明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制劑研發高級總監涂福泉,歸國投身南沙建設,與南沙相見恨晚。“2021年我從美國歸國來到南沙加入廣州因明生物。初到南沙,給我最大的印象就是南沙的空氣質量、環境特別好。這里有非常多年輕人。”

如今,因明生物在研產品10余種,絕大部分均具有競爭力的突破性First-in-Class創新藥物,且主要在研產品均已進入臨床階段。因明生物也于今年宣布在南沙投資建設實驗室、辦公室以及研發和生產設施。

作為城市中最富活力、敢于創新的群體,青年有活力,城市才有前途。如今,引進一位青年人才,集聚一個高端團隊,帶動一個新興產業,這樣的案例正在南沙不斷上演,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在南沙這片沃土上體會到創業的滿足感。

2018年,藍胖子科技首席技術官及聯合創始人陳凱和另一位聯合創始人鄧小白把整個珠三角都跑了一遍。

對于需要技術轉化產品的科創公司來說,需要比較大的土地和其他空間要素。經過對地理位置、科研政策、人才獎補等方面細致的考量,2019年,陳凱帶著他組建的新團隊在南沙成立了廣州藍胖子移動科技有限公司。

“一方面,南沙的政策和建設配套都在不斷完善;另一方面,南沙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幾何中心,可以第一時間到達客戶現場。”陳凱得益于此,藍胖子在過去幾年不斷開拓市場,迅速成長為行業內領先的企業。在與全球主流的集裝箱航運公司的合作中,藍胖子不僅設計了智能叉車解決方案,還為客戶制定了相關的貨運碳排放方案。

理想之城

一種氣質見證青春風暴

“我從2016年來南沙后,就再也不想離開了。”香港青年代表、大灣區國際藝術品保稅產業中心董事總經理楊眉在論壇上說。在她看來,無論是自貿片區還是大灣區的到來,都為各城市產業提供了一個升級和融合的契機。

楊眉于2019年在南沙創立大灣區國際藝術品保稅產業中心,正是抓住了這些重要的政策機遇,將自貿區的保稅政策與香港傳統的藝術品產業進行整合,落地到南沙。當前,他們還借助南沙區政府區塊鏈公鏈,與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鏈合作,通過區塊鏈技術解決藝術品兩大痛點問題——鑒定和估值。

在大灣區,年輕人和大灣區,成了一場雙向奔赴——年輕人在大灣區實現夢想,大灣區因年輕人變得生機無限。

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奔赴大灣區的年輕人越來越多。10年前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時,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市總人口僅為5611.84萬人,這一數據在2020年達到7801.43萬人,增速達到39.02%。

年輕化和受教育程度高是大灣區人口的突出特征。

從15—59歲人口占比來看,大灣區內地九市平均比例為72.88%,高于全國近10個百分點。從每10萬人口中擁有大學(大專以上)教育人口數量來看,大灣區內地九市的平均值為1.75萬人,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54萬人。

“傾聽灣區青年心聲,探索服務灣區青年新路,凝聚青年鑄造南沙新貌,為南沙打造成為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國際合作戰略平臺貢獻青春磅礴力量。”宋曉冬說。

為青年實踐創新搭建更廣闊的舞臺,為青年塑造人生提供更豐富的機會,為青年建功立業創造更有利的條件。作為廣州最年輕的行政區,青春南沙,青年奮發。

去年11月,2021亞洲青年領袖論壇在廣州南沙開幕,約300名各國青年領袖包括青年企業家、青年金融家、科技創新人物、文化體育人物以及具有社會影響力的公益慈善人物等在南沙發出青春之聲。

“我最想做的是青少年的引導工作,通過短視頻給孩子分享一些有意思的、正能量的東西。”自媒體人李子柒說,對于現代青年人,李子柒希望他們是朝氣的、快樂。“咱們的青年人應該有青年人的樣子,朝氣蓬勃,有正確的價值觀,有正能量,能夠健康快樂的活在陽光下。”

港澳青年的創業活力正激發著這座未來之城的城市魅力。未來掌握在青年人的手中,青年所向,未來所在。打造國際化戰略合作平臺,未來之城必須涌動青春活力。

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年輕人用青春和才華,填補南沙的每一個留白之處。青春正成為城市基因,激活未來之城。(記者:柳時強)

關鍵詞: 未來之城 港澳青年 創業活力 城市魅力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20035879號-15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