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銀信科技:2022年4月18日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
證券代碼:300231 證券簡稱:銀信科技
北京銀信長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
編號:2022-003
投資者關系活動類別 | □特定對象調研 □分析師會議 □媒體采訪 ?業績說明會 □新聞發布會 □路演活動 □現場參觀 □其他 |
參與單位名稱及人員姓名 | 參與公司2021年度網上業績說明會的投資者 |
時間 | 2022年4月18日下午15:00-17:00 |
地點 | “價值在線”(www.ir-online.cn) |
上市公司接待人員姓名 | 董事長:詹立雄先生 董事、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林靜穎女士 副總經理、財務總監:祝國輝先生 獨立董事:鮑卉芳女士 保薦代表人:韓楊先生 |
投資者關系活動主要內容介紹 | 公司就投資者在本次業績說明會召開前征集到的問題及業績說明會召開過程中投資者提出的問題進行了回復,主要內容如下: 1、公司細分產品在行業中的位置及影響如何? 答:您好,公司是專業的IT基礎設施第三方服務商,主營業務是為數據中心 IT基礎設施提供一站式IT整體解決方案,目前公司在銀行等金融機構細分市場處于領先地位。經過多年來的積累在客戶資源、技術儲備、人才團隊、項目實施等方面具有較強的優勢。 2、近期股價下跌,公司如何做好市值管理? |
答:您好,二級市場股價波動受多種因素影響,公司將繼續勤勤懇懇做好主營業務,以更好的業績回報投資者,感謝您的關注。 3、貴公司對中小投資者的權益如何維護? 答:您好,公司一直以來重視中小投資者權益保護,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等規定,嚴格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維護投資者知情權,保障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上市以來連續多年以現金分紅方式回報投資者。在投資者管理方面,公司通過股東大會、深交所互動易、投資者熱線、業績說明會等方式與投資者保持互動交流。感謝關注。 4、工信部印發的《“十四五”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對公司的生產經營有何影響? 答:您好!《“十四五”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部署了推動軟件產業鏈升級、提升產業基礎保障水平、強化產業創新發展能力、激發數字化發展新需求和完善協同共享產業生態五項主要任務。同時設置關鍵基礎軟件補短板、新興平臺軟件鍛長板、信息技術服務應用示范、產業基礎能力提升、“軟件定義”創新應用培育、工業技術軟件化推廣、開源生態培育和軟件產業高水平集聚8個專項行動。公司服務的客戶涵蓋金融、電信、政府、制造業、能源及其他新興行業等眾多產業,各行業客戶都處在產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對公司的服務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益于行業政策利好,公司也將按照既定戰略布局,保持主營業務優勢,抓住金融行業及其他產業數字化的發展機遇,不斷加大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完善業務生態鏈,抓住窗口機遇,全力提升公司綜合競爭力。 5、2022年公司對于軟件項目有什么突破和創新? 答:您好!公司堅持聚焦IT基礎設施服務和智能運維的相關技術研發,不斷進行產品化與技術創新。公司長期以來的研發投入為公司提供了強大的技術背景,也為研發成果的資本 | |
化和產品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21年以來,公司研發技術人員的增多及募集資金的投入使用,加速了公司研發成果轉化為研發產品的速度,開發階段的研發投入相應增加。2021年公司研發人員為351人,較2020年增長37.65%;公司新增軟件著作權34項。2022年,公司將按照既定戰略布局,加大對自主創新產品和工具的投入和推廣力度,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為業務的持續擴張提供支撐。公司目前正在研發的軟件項目請詳見公司于證監會指定媒體披露的《2021年年度報告》之“第三節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之“研發投入”。感謝您的關注! 6、國家級數據中心集群進展如何? 答:您好!根據公開信息,2022年2月17日,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等 8地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并規劃了 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至此,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完成總體布局設計,“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公司會密切關注政策導向,積極探索市場機會,請廣大投資者關注市場情況,客觀分析投資風險,感謝關注。 7、請問公司一季度經營好嗎?環比、同比是否會增長?還是下降?是否符合預期? 答:您好!公司業務開展良好,經營正常,公司最新的業績情況將在2022年第一季度報告予以詳細披露。感謝您的關注! 8、目前公司訂單和客戶情況如何? 答:您好!公司目前業務進展穩定,最新的業績情況將在2022年第一季度報告予以詳細披露。感謝您的關注! 9、未來兩年,公司對IT運維市場的趨勢看法? 答:您好!當前,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背景下,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不斷更新迭代, | |
開源技術正以不可阻擋之勢,深刻影響著包括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的發展,因此基于國產服務器搭建而成的IT基礎設施架構(俗稱“開源架構”或“分布式架構”)是未來IT基礎設施結構的主流,在各行業客戶也呈現出高度關注開源技術的發展,將“開放創新,著眼未來,嚴控質量,確保安全”作為開源技術的使用標準,積極融入開源生態體系的發展趨勢。因此,基于開源架構的IT基礎設施服務及云運維服務未來也會成為IT基礎設施運維行業的發展方向。感謝您的關注! 10、對于產業生態鏈建設公司采取怎樣的措施? 答:您好!近幾年,公司在產業生態合作上不斷深化,2021年公司與近20家主流信創廠商達成合作意向,簽署合作協議同時,為進一步適應云計算架構運維的要求,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業務需求,公司也與多家擁有國產自主知識產權產品的合作伙伴達成戰略合作,以運維業務為核心,形成了更多更有價值的解決方案,共同為客戶創造價值。 11、疫情不穩定對研發項目有什么樣的影響? 答:您好,2020年以來,為盡可能降低疫情對業務發展的影響,公司積極應對,出臺疫情期間應急預案,成立應急指揮中心,保證遠程在線預防性監控,設置故障通報、處理應急流程,指定專人對接指定客戶,減少人員接觸帶來感染風險。目前公司如涉及疫情防控地區的員工,采取遠程和現場相結合的辦公方式,大力確保研發及交付項目的正常運行。 12、能不能介紹下公司的核心技術 答:您好!公司緊緊圍繞“堅持技術領先”的發展戰略,多年來一直致力于IT基礎設施服務的高端技術研發。公司立足于現有IT基礎設施運維業務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IT運維服務的產品線,縱貫Iaas、Paas和Saas三層服務體系,實現智能一體化運維;延伸IT運維服務的技術線,突破傳統封閉 | |
式架構的運維模式,逐漸掌握分布式架構的應用技術,大力拓展云管理服務內容,實現不同基礎架構的深度運維;擴展 IT運維服務的外延,由“被動運維”向“主動管理”轉變,通過體系化的梳理和運維工具的使用,提高運維的效率,實現 IT運維目標與客戶的業務目標對齊,實現與客戶的價值共創。 13、對于員工持股是如何分配的?有股權激勵計劃嗎? 答:您好!公司目前無正在實施的股權激勵計劃,如有推出新的股權激勵計劃,將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在指定信息披露媒體及時披露。感謝您的關注! 14、Esg很熱門,公司有進行這方面的工作嗎? 答:您好,公司雖不在法定應當披露履行社會責任報告的范圍,但公司自上市以來,一直重視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如在業務發展過程中重視員工福利與健康、公司服務及產品安全、隱私數據保護、風險管理,重視公司治理的科學有效性和投資者關系的良好建設等等,以實際行動踐行企業社會責任。 15、公司怎么吸引IT技術人員和人才激勵? 答:您好!公司的發展一直立足于制度創新,公司不斷地通過人才管理和激勵制度的創新,打造了一支精銳的IT技術團隊。同時,公司也通過對技術交付崗位“工單制考核”的制度設計和創新,極大地調動技術交付人員接單的主動性和人均效能,實現最大限度的人員復用效應和規模效應,有效提升人效。公司力爭以良好的公司生態、創新的發展平臺,吸引行業內的優秀人才源源不斷地加盟。 16、軟件創新研發難點在哪里? 答:您好,公司所在的IT運維服務細分行業,其服務對象具有設備更新快、技術進步迅速的特點,公司必須持續地進行技術創新,才能更好地適應市場的需求,贏得新市場的先機若相關軟件技術研發偏離市場需求,無法持續及時地更新產 | |
品,不能根據市場要求及時掌握并運用相應的新技術,則可能減弱競爭優勢,從而對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和持續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公司一直堅持新技術的研發,緊抓頭部客戶,和領先的合作伙伴共同創新。 17、公司與信創廠商合作情況是? 答:您好!2021年公司與近20家主流信創廠商達成合作意向,簽署合作協議。同時,為進一步適應云計算架構運維的要求,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業務需求,公司也與多家擁有國產自主知識產權產品的合作伙伴達成戰略合作,以運維業務為核心,形成了更多更有價值的解決方案。 18、東數西算對公司有什么政策支持? 答:您好!根據公開信息,2022年2月17日,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等 8地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并規劃了 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至此,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完成總體布局設計,“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公司會密切關注政策導向,積極探索市場機會,請廣大投資者關注市場情況,客觀分析投資風險,感謝關注。 19、公司如何提升研發軟件的核心競爭力? 答:您好,公司所在的IT運維服務細分行業,其服務對象具有設備更新快、技術進步迅速的特點,公司必須持續地進行技術創新,才能更好地適應市場的需求,贏得新市場的先機若相關軟件技術研發偏離市場需求,無法持續及時地更新產品,不能根據市場要求及時掌握并運用相應的新技術,則可能減弱競爭優勢,從而對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和持續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公司一直堅持新技術的研發,緊抓頭部客戶,和領先的合作伙伴共同創新。 20、今年計劃多少研發投入,研發費用占比多少? | |
答:您好,公司2020年度、2021年度的研發費用分別為7281.34萬元和 10345.92萬元。公司將根據戰略規劃需要、業務進展情況和技術發展趨勢,合理安排研發資金,充分保持公司競爭優勢。 21、年報營業收入同比下降了是什么原因? 答:您好,公司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234851.46萬元,同比增加3147.58萬元,同比增幅1.36%;感謝您的關注! 22、公司營業收入較低的原因?有沒有提升空間? 答:您好,在金融行業客戶領域,憑借自身優質的服務和性能良好的軟件產品,公司已與工農中建交及郵儲六大國有商業銀行、三大政策性銀行,十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以及200余家上述商業銀行的各省市分支行及130多家區域性城商行、農信社、民營銀行、外資銀行,120余家證券、保險、基金、信托機構等其他金融機構客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未來公司將在行業領域市場的不斷深入和開拓,仍具有較大的市場發展潛力。公司未來將基于公司現有客戶的需求以及公司長期服務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經驗研發并搭建適用于銀行業客戶的金融云產品,這是公司適應行業發展和客戶需求的戰略舉措。公司目前已開始為客戶提供容器平臺部署與維護、企業級融合型分布式數據處理、開源軟件系統的部署和實施、開源自動化運維工具及服務等各項服務。未來將通過提供更豐富的金融云平臺產品線,形成公司新的盈利增長點。 | |
附件清單(如有) | 無 |
日期 | 2022年4月18日 |